“安广”杯全省中学生“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党团知识竞赛开始了 竞赛活动说明 团委书记寄语 网络祭奠 让思念与追忆成为永恒 图片新闻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2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20期  下一期
网络祭奠 让思念与追忆成为永恒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刊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2-04-11 11:03:47

    4月4日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清明节,几千年以来,祖辈们一如既往的去上坟、鲜花祭奠、摆酒摆食物等习俗,发展到现在,很多人因个人原因不能够亲自去扫墓,逐渐地利用网络这样一种新形式来寄托哀思。当下青少年在网络上是怎么样祭奠的呢?
微博祭奠 微思念
    今年的清明,“微祭奠”成为最新的潮流,许多人都在利用微博来表达自己对故人的追思。“爷爷,每年的这个时候就特别想您,不管我在哪里,心里永远都想着您,爱您!”这是李爽发布在微博祭奠墙上的一条祭文。
    李爽是黄山市黄山中学一名高二学生,今年因为学习紧无法给爷爷扫墓。“其实我还是想去墓地亲自给爷爷扫墓的,但是无法如愿,便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来祭奠爷爷。我想,祭拜只是寄托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只要‘心到了’,形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身边的不少同学都利用微博来表达对已故之人的追思。”
清明雨纷纷 日志寄哀思
    在大人的世界里,在清明节这个节日里,90后似乎只要随着家长去陵园扫扫墓、上上香就可以了。其实,这个被认定为中国第四大节日的清明节,90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哀思方式,譬如写日志就是大家所喜用的一种方式。金寨县青山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彭骁程就在自己空间里更新了数篇日志以此来纪念逝去的亲人。
    “春风几度,刚把心情吹的柔软,却又被变化的天气和一个揪心的日子弄得潮湿、凄切、沉重。又一个有雨相伴的清明翩然而至……有人说,只要清明这天有雨,你便会伤心。因为你误以为,那是这个世界为你而流。而我,只要清明这天有雨,我就会忧郁,就会流泪。我以为,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你,向我诉说着忧伤。于是,两个世界的泪,便汇成了清明的雨,摇曳着,悼念着彼此。”
怀旧老照片 传上网祭奠
    清明时节,看着路上拎着纸钱和礼炮的人匆匆而过,孙梦瑶想到了爷爷,那个从未见过却又如此熟悉的人。自己是不是也该祭奠一下爷爷,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呢?清明节前的一天,孙梦瑶在家里找东西时,翻到了几本有些破旧的相册,里面的照片都已经泛黄了。这本相册的主人公是孙梦瑶的爷爷,但是在她出生之前,爷爷就已经去世了。从奶奶那里,孙梦瑶听到了很多爷爷的故事,有青年时期参加抗美援朝的英勇,也有中年时期退伍回家工作的努力,还有老年时期在家种花养鸟的闲适……“想到那天看到的照片,我决定将这些照片传到QQ空间的相册里。”孙梦瑶表示,一方面考虑到这些照片已经太旧,处理一下后传上网算是备份;另一方面正值清明时节,这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祭奠方式。
    现在网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很多网友来说,网络为表达哀思提供了一个较为方便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文字或图片,甚至一首歌、一段视频,对已故亲友倾吐追忆哀思之情。不少网站都发起清明低碳寄哀思活动,很多青少年也参与其中。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那种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与哀思将随着网络传送到逝去亲人们的世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