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韩寒再次火了,不是因为新概念作文,不是因为他的创作,也不是因为他的赛车事业,这次将他推向人气高峰的是方舟子。
1月19日到28日间,打假专家方舟子在自己的微博账户上连续发表《造谣者韩寒》《“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韩寒的悬赏闹剧》《“天才”韩寒的写作能力》《“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之谜》《“天才”韩寒创作〈三重门〉之谜》《“天才”韩寒作品〈求医〉分析》等文章。以及转发、评论若干他人文章。明确指出韩寒作品“代笔”“水军”“包装”。此后,韩寒委托律师,就方舟子对其名誉造成损害事宜,在上海提起法律诉讼,索赔10万元。就这样,韩寒与方舟子围绕文学作品的质疑、批评与侵犯名誉权的争论,正式升级到了“对簿公堂”阶段,一场“口水战”终于转向成为了“法律战”。
一个是年轻人的榜样,一个是打假高手,这两个人聚在一起注定火花四溅。在“方韩大战”中,韩寒拥有自己署名作品的著作权,并提供了创作手稿,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方舟子提出的“拥有著作权的人不是作者”甚至“拥有著作权且提供有手稿的人仍不是作者”等质疑,在没有证据证实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导致法律意义上的著作权改变,相信方舟子本人十分清楚这一点。
但是方舟子想要达到的效果已经达成,不管在这场大战中他是否笑到最后,在公众心目中大家已经对韩寒产生了质疑:“到底那些早期作品是不是他写的,他还有多少枪手?”如果韩寒的文章是枪手“代笔”的表述被公众接受,必然导致韩寒的创造力和诚信受到怀疑,导致其声誉下降。
因此不难看出,方舟子通过公众舆论质疑韩寒,并不是要从法律上置韩寒于何境地,而是要破除公众心目中对韩寒的信任,他自己对此从不讳言——“我就是要打破韩寒的神话。”显然,由此看来,韩寒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自证,并不是像支持他的人认为的“多此一举”,也不是像反对他的人认为的“此地无银”,而是维护其名誉不得不采取的必要手段。
现在,这场“战争”还在继续……
方舟子的“口水”:
我这种人,一直想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只是思想的自由,也是生活的自由,不受约束。打假只是碰上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当时就真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感觉。
我不认为做错了什么,我没有主观恶意,没有说非要搞臭韩寒。我一再表示对他没兴趣,只是根据看到的材料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你可以不同意我的分析和结论,但你不能因此就说我在诽谤,我这叫合理质疑。
我希望他(韩寒)能够反省,能够道歉。不管他怎么样狡辩,很显然十几岁时那些文章不是他写的。在未成年时,他也许不是自愿的,即使自愿主要责任也不在他。所以韩寒应该放开年轻时的包袱,认个错,看能不能获得大家的原谅。
韩寒的“口水”:
我是一个受害者,而受害者却需要不停地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加害者却需要想象力煽动大家就可以了。
我希望这场官司的法院能给我所有的证明,或者司法鉴定。因为虽然我经常写文章说中国的法制不健全,中国的司法有很多的腐败,但这个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之前你的问题当中一直问我的是质疑,我认为方舟子做的事情不是质疑,他做的事情其实是诬陷。
我在微博上会留意你的很多东西,会留意你的转发,会留意你的评论,留意你的社会交集圈子,比如这个人有没有跟我打招呼,明天是不是在上面写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