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没有鲜花掌声的作伴,没有嘘寒问暖的慰藉,有的只是播撒青春的热情和奉献的渴望,有的只是心甘情愿的坚持无悔。告别了城市肆无忌惮的喧嚣,遥远的地方变得不再遥远。纯真无邪的笑脸,纯真质朴的言语,孩子气十足的玩闹,对他人毫无戒备的接受,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秉持着同样的信念,带着同样的梦想,走进偏僻的乡村。支农支教,在未知的地方做温暖的事,幸福像花儿一样悄悄开放。这一群年轻人,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播下了一段别样的青春,渐渐把整片天空都点亮了。
大手牵小手的幸福梦
日暮横七竖八地躺在浴池里休息,日出踏着坑洼的小路前行,啃咽着自己生火煮的“地道”农家饭,这段炊烟袅袅的远行,便是由安徽理工大学国学社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联合组队的支教团队在阜南县朱寨镇的真实生活。
2009年至2011年,安徽理工大学国学社就连续三年暑假组织志愿者前往岳西县支教,并在支教过程中结识了同去支教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支教团队,两个相距千里的大学生团队为了同一个梦想相约2011年寒假再次携手。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孙立伟作为该校国学社负责人和一群共同乐于公益、奉献的队友一起在学校里发起了募捐活动,并得到了学院的支持,招募到了一批大学生支教志愿者,他们带着学校的资助、自己平日里省下的积蓄,还有全校各学院各年级学生的爱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志愿者们一起踏上了延续三年的追梦之旅。
1月9日到15日这不长不短的日子里,9+9的队伍(支教队伍由9位安徽理工大学志愿者和9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志愿者组成)驻扎在了阜南县朱寨镇前店小学,为那里的学生们带去他们精心准备的各种特色课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们用其所长为学生们送去了一堂堂别具新意的特色英语课,将本来枯燥的英文字母教学与别开生面、生动趣味的身体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寓教于乐,在浓浓的欢笑中学习英语。安徽理工大学国学社的志愿者们下足了功夫,把博大精深的国学带入了小学校园,用简单的问题和游戏带着孩子们进入了尊师重道、仁爱孝悌的世界。他们重回了贴着“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八个大字的教室,拿起了小时候偷偷攥在手里的白色粉笔,书写着心中的梦,告诉学生们这就是大学生哥哥、姐姐。
除了课堂,课间和活动课中,学生们依然笑声不断。跳皮筋,跳绳,唱歌,还有那一幅幅“创意”味十足的简笔画,不但紧紧拴住了学生们那澄澈的大眼睛,更是把在大学校园里自诩大人的大学生们拽回了童年时光。
与此同时,志愿者队伍利用支教空余时间,在一周的时光中对12位品学兼优、家境清贫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家访”。实地考察了当地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切身体会了偏远地区学生们对知识和未来的渴望和生活的艰辛,也为下一步支教计划打下了基础。
现在,安徽理工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们又在计划着在前店小学的下一次互动,为12位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建立了“一对一”的资助,用他们的大手牵起他们的小手,一起快乐地奔向绚烂的明天。
青春在那里深呼吸
“每天呼吸清晨6时的空气,倦倦的困意侵袭到凌晨,借宿在简陋的标准间或是挤在村民委员会的空房子里,一天十多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为期数十天的身体力行。正如来那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嘉泽(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镇),一个可以让人深呼吸的地方。而我们,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一群有热血、对支农服务事业有梦想的人正在这里亲吻花香。”这是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交流会的安徽农业大学队员姜昊写在记事本上的一段话。1月31日至2月13日,姜昊和她的伙伴们远离家乡。在冬日的罅隙里,深呼吸感受春天般温暖的阳光。
“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交流会是偶然也是必定的选择,一直因为喜欢农学选择农学专业,因为专业选择社团——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农业经济研究会,在社团里坚定了对‘农’这个字的热爱。”姜昊这样解释着她的选择。去民工子女学校支教,下乡去走进农村,姜昊逐渐在这条路上看到了快乐,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这群被称为支农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于是,带着许久的困惑,一些自我的理解和渴望遇到同盟的心情到了嘉泽。很欣喜地看到——我们不是一个人在行走”。
到那里的第一节课便是社会发展与青年人责任。老教授的讲课让姜昊从新审视了自己,第一次把所从事的支农支教当作一种责任来践行。兴趣永远无法保证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而责任则要求我们像是个青年人的模样来正视社会交于我们的期许。后来,学习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大学生现阶段的思维模式与方法,姜昊越来越能体会到责任这个词的含义。
那里,不仅仅是嘉泽。那里,是全国80多所高校140多人的精神聚集体。
理论学习阶段,每天6时起床、晨跑、上午学习、下午学习、晚上学习和交流,直到晚上12时,严严实实的时间安排,精神上的疲惫,衣食住行的节缩,姜昊常抱怨劳累和辛苦。“但是,许多同伴告诉我,这里比他们支农支教的环境优厚多了。看着这些和同龄却一张张略带风霜青涩的面庞,我恍然间明白了,有些信念和责任已经融入到我们这些支农人的骨子里了”。
下乡进行实践,和一群完全陌生却充满渴望的村民、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这群被称为支农人的大学生们,像是在进行一场未知的旅行,他们高兴、期盼并等待着……“支教辅导时,孩子们第一次跑过来的欢快的笑脸;放映电影后,老人们乐呵呵地和我们聊天;联欢时,村民畅怀的大笑……从陌生、疑惑、警惕到熟悉、热情、坦诚,一帮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不等的“孩子”在嘉泽的夏庄村里留下了属于我们和他们的欢乐。”说起这些经历,姜昊脸上洒满了笑容。
“到农村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不妄想着来改变这边的世界,却小小的企盼克服现有的浮躁与惰性。”这便是姜昊的小小期望。
后记 他们,大部分在学校都默默无闻,他们没想因为支农支教的这些行为能增加今后自己就业的砝码,也没有奢求渴望获得外界给予的掌声和荣誉。姜昊说:“当每一次支教结束时,看到学生们渴望而又不舍的眼神,手里接过他们一份份手写的信件或者自制的小礼物时,心底总是感到一份沉甸甸责任。我只想尽力去帮助这些曾经像我一样热爱学习、渴望走出农村的弟弟、妹妹们,也许杯水车薪。在这条路上,我不知道我们会走多久、能走多久,但是每一次,我都能在这过程中体会成长的快乐,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个青年人一样来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