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星运动”折射教育的浮躁与功利 热点 微论 特“困”生该消失了 新学期 新面貌 话题 众议
02版:教育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8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2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8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造星运动”折射教育的浮躁与功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2-02-15 10:29:18

  “力争在三年的时间内,培养1000位市级学科带头人,2000位省、市级特级教师,3000位名教师。”近来,在一家知名的教育报上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源于一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规划。其实,诸如此类的“教师造星运动”并不鲜见,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了地方“名师发展规划”,而学校则据此出台自己的“造星计划”,可见,大批量的名师也将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推动中应运而生,在呼唤教育家倍出的时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在批量地培养教师名星。
  诚然,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学术荣誉称号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激励形式。然而,用这样的方式造就“名教师”,其实质性效果却很值得质疑。
  名师之所以是名师,不仅需要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磨砺实践,教育教学思想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总结提炼。教师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周期,名师的出现应遵循一定的规律,理应成熟一个、认定一个,而非硬性规定时间、规定名额,“名教师培养计划”无异于揠苗助长,如此培养出来的“名教师”说白了只是徒有虚名,培养的只是一个“名份”而已。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有效的激励,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管理者的激励方式再有效,如果教师自己没有明白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能踏实地进行内涵提升、实践积累的话,那么一切都是枉然。
  如今,在“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名教师”一系列光环与名头的的诱惑之下,有几位教师不为之心动,而一旦被这些名利所动,谁又能保证教师不去忙着准备材料、热衷于公开课的教学、论文的发表。如此,又怎能保证教师潜下心来教学、沉下心来搞研究,而这不就等于将教师推向浮躁与功利的教育之路吗?
  可见,教师造星,造不得,教育需要给予教师一个宁静的发展环境,来不得半点浮躁与功利。
 

  作者简介  梁好,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小学高级教师,曾获省教师课堂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市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全国师德征文一等奖,数百篇教育论文、随笔评论发表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安徽青年报》等报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