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五年干了二十年的活 从饲料起步的黑马 弱市发力 长盛基金李庆林“傲视群基” 一袋血液的爱心旅程
04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6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61期  下一期
一袋血液的爱心旅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11-12-16 10:42:54

(上接第一版)

“无偿献血是一项无法一劳永逸的事情。”采访中,合肥市中心血站宣传科的王仕刚的一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了解到,合肥市中心血站每天要向合肥市150多家大小医疗机构提供500个治疗单位(每个单位200毫升)的临床用血,累计需求量是每天10万毫升。而为了应对突发紧急状况的用血,合肥市中心血站每天的血液储存量必须满足一周的临床需求,即3500个治疗单位。依照王仕刚的说法,为了保卫医疗单位一线的生命线,献血、采血是一座城市每天的必修课。“唯有爱心传递,源源不断的血液供给,才能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接力”。
一袋血液的全程流动
又是一个周六的早上,位于合肥市中心血站附近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的20位大学生走进血站。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李伟告诉记者,差不多每个周末他们都会组织学生到血站参观,做一些志愿工作,同时不定期与血站沟通前往学校集中采血。“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尤其是‘透明血站’的活动更加消除学生们心中原本的一点点顾虑。”血站负责接待参观团体的工作人员刘砚寒表示。
在刘砚寒的带领下,学生们分别走进了检查室、采血室和供血库。看到一边献血一边休息的献血者和正在紧张工作的技术人员,学生们都自觉地放轻脚步,静静地观看。“原来一袋血抽完还要经过这么多的程序,储存时还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啊。”第一次走进血站的学生们不禁发出感慨。
血站技术人员介绍,采血前技术人员对采血对象所做的血液检测相对简单,称之为“初筛”。而为了保障血液的安全、卫生,血液到血库后还需要用高科技的专业设备进行甲乙丙肝、艾滋、梅毒、转氨酶和血型等项目的进一步检测,整个检测程序相当于初筛时的两倍多。确定血液安全可用后,还要对血液重新包装、制备和储存。一系列工序繁琐、严谨,技术人员按要求必须给每一袋血液注上详细、清晰的信息。“就好像每一袋血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一样”。在全部过程中,所有流程都会记录在案,让技术人员有迹可查。即便是经检测不合格的血液,在送往指定医疗公共卫生废弃品处理站焚烧前也会注明原因,由责任人签字批准。
对于血站来说,血液的储存亦是一件不容有误、严格把关的事情。针对全血4摄氏度正负2摄氏度,血浆零下20摄氏度以下,血小板22摄氏度正负2摄氏度的不同的储存要求,血站必须在储存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一旦血液质量出现问题就不得用于临床。
记者随后前往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该院输血科,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陈先孝正在对刚从血站运送来的血液进行外包装、登记信息、血型等“三查七对”的验收,逐一登记在案,然后分类放入血库。该院输血科副主任李树锦告诉记者,在合肥市各医院都有“一双眼睛”对血液的入库和使用信息做全程监控,而这双“眼睛”便是全省统一使用的血液输血管理系统。工作人员打开网页,受血者信息、配血管理、发血管理、输血反应等一览无遗,具体到受血者所在医院的科室、床号,输血时间精确到几时几分等。“这个系统的全程监控很好地保证了输血、用血、血液管理的透明和公开。”李树锦表示。
血管里传输的始终是爱心
“经过一系列严密、繁琐的采集、制备、检测程序,中间环节器材损耗以及高科技检测设备的投入使用,其中的成本就显而易见了。”针对学生们对于为何献血无偿、用血却有偿的疑问,“透明血站”活动现场,血站工作人员给出了解释:根据《献血法》第十四条规定“公民临床需要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而合肥市中心血站现行的血液收费标准是2006年安徽省物价局根据《献血法》第十四条规定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的,主要用于采集等费用,至今没有作过任何调整。例如一袋医院200毫升全血临床价230元,主要就是用于上述费用。“也就是说血液本身从来就是无偿的,真正收费的是血液的采集、加工、储存等成本。”王仕刚补充道。
李树锦告诉记者,医院给病患输血时只会在血站的血液制备成本上增加10元左右的储存费,而对于交叉配血的血液,由于增加了技术的投入等会相应增加50元至60元不等的成本费。
采访中,作为每天与血液打交道、一直关注无偿献血事业的王仕刚与李树锦均提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当下无偿献血缺的不是爱心是信任,希望更多的市民走进血站、了解血站、支持献血”。在血站工作二十多年的王仕刚呼吁更多的人通过“透明血站”的工作机制重新认识无偿献血、支持无偿献血。同时,对于解决有偿用血的问题,王仕刚表示除非未来国家和政府可以将其中的成本费承担下来,否则老百姓免不了要支付成本费。作为输血科面对血液使用的医务人员,李树锦更加期待建立血液采集、库存和使用情况的全国联网系统,让全国各地的爱心汇聚到一起,同时尽可能地简化现行的献血者报销、使用血液的流程,让献血者享受到更多政策的实惠,提高献血的积极性。
在血站一楼大厅里,一张展示板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大家一边观看一边说细声低语地谈论着一些什么。“这是一张爱心图片展,上面都是献血者献血时拍下的照片。”刘砚寒解说道。展示板前,李伟目不转睛地凝视了很久。活动结束时,已经两次献血的李伟小声地告诉记者:“希望有一天我的照片也可以贴在那块光荣榜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