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组成“育仁班”校长任班主任帮学生改陋习 聚焦10年新课改② 图片新闻 高校就业
1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60期  下一期
“问题学生”组成“育仁班”校长任班主任帮学生改陋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邓云龙 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1-12-14 10:27:48

    本报讯  “改掉了一些恶习,学会了一些人生道理,学会了生活中如何尊长敬老。这些就是我在育人班所学,虽然不是太多,但是我还是感到受益颇深。”这是蒙城县坛城中学八(4)班学生孙凯在该校“育仁班”感想与收获的总结中写下的一段话。
    记者日前获悉,蒙城县坛城中学开设“育仁班”, 把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认为难管理的“问题学生”抽调出来,由校长亲任班主任对每位“问题学生”的性格、品行等进行分析,通过“一生一方”的因人教化方式,利用每周五进行有针对性的“仁爱礼义信”教育。
    “每次开班前,我都要告诉学生,我们不学习课本知识,只是教如何做人,不要想着这是多么丢人的事,心里应该高兴才对该校长邹传友说,全校在校生九百余人,其中近一半学生是全寄宿的留守未成年人。学校根据部分寄宿生在校时间长、亲情交流少、家教缺失等实情,结合校情探索新时期对留守未成年人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新途径,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孙凯告诉记者,校长首先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后来再向我们布署这次课的任务。有时候会叫我们去干活,但是这些活也不是白干的,都是有奖励的,奖品都是校长自掏腰包。孙凯说,收到奖励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很优秀,刚进班时的那种自卑感再也没有了。
    八(5)班学生陈保东学会了抽烟,被选进“育仁班”后,邹传友让他当班长,并告诉他,要减少每天的抽烟数量,班长要起带头作用。“改掉了坏毛病的学生,将准予结业,一旦发现还有‘问题学生’,将依然被选入‘育仁班’”。邹传友介绍,开设“育仁班”后,学校打架斗殴的现象急剧下降,说脏话、破环公物、逃课、违反校规校纪的少了。“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实际操作,为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探索出新途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