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 做好服务 十年课改 带来不一样的课堂 博弈人生 赢在起点 更新观念谋发展 以人为本创名校
09版:治略方略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60期  下一期
更新观念谋发展 以人为本创名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苏 锐 发布日期:2011-12-14 10:48:36

  马鞍山第22中学创建于1985年,作为当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22中的建设体现了马鞍山市尊师重教的城市精神。多年来,22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出了一条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优良的办学业绩赢得了全市人民的广泛赞誉。2006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2007年正式批复为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
    开放民主的管理风格  该校注重落实教职工主人公地位,不断强化教代会民主决策作用的发挥。学校全面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始终坚持“五个必须”,即决策前必须征求意见,决策时必须严格审议,实施过程必须公开,结果必须及时公示,有异议必须认真复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与各监督投诉机构及新闻媒体保持经常联系,主动上门征求周边单位及社区的建议与意见。对社会与家长关注的招生、收费等热点问题的处理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并通过家长大会、校务公开栏等渠道及时宣传、公示。畅通渠道、健全制度使家长与学生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各年级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开放日,组织家长代表视察学校工作;建立日常考课及学生评教制度,评教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不定期进行学生、家长满意度调查。几年来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建立起互信、互动、互利的良好关系,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友好办学环境正在形成,诚信效应正逐步显现。
    勤勉务实的创新实践  该校继承从严求实的优良传统,狠抓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制定,如《22中集体备课制度》,实施《22中教学管理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加强对教学工作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优化课堂教学,牢牢把握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关键;建立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参与的评教制度,通过学生考课、问卷调查、量化测评、学生评教座谈会、学生家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行政部门管理工作实行月考核制度,由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对部门工作进行等级评价,其结果作为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  该校确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标,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结合校情实际,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的“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校园文化、主题实践”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德育工作模式。学校每年举办一次为期1个月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坚持初、高中起始年级的军训和各年级的夏令营活动;高二年级每学期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聘请湖东路派出所所长任法制副校长,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在校报《争流》上开辟《心育室》专栏,针对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刊登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及案例分析;聘用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咨询,开办女生健康及青春期教育专题讲座;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创新发展研究,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网络作用;参与《基于网络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研究,在高中开办青年党校、常年设立由各班轮流值日的校园文明监督岗。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