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长友 “爱心企业家”心系35名贫困学生 泾县 开创体教结合的新局面 浅析如何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素质教育
07版:本期特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60期  下一期
泾县 开创体教结合的新局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浩淼 苏 锐 戴  发布日期:2011-12-14 10:42:01

    11月15日上午,泾县第六届“泾中杯”初中生男子篮球赛在泾县中学顺利落下帷幕。县教体局副局长李海燕及相关股室负责同志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队颁奖,全体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参加闭幕式。本届篮球赛历时3天半时间,在大赛组委会的精心组织实施下,18支代表队经过了两个阶段44场比赛的激烈角逐。
    像这样的学生体育比赛泾县每年有很多,而此次比赛既是泾县切实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更是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工作发展新模式的一次盛会。
    克服困难寻找教育突破。长期以来,泾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克服困难,加大投入,始终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勃勃生机。据悉“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级、省级体育运动会中该县选手摘得金牌6枚、银牌4枚,在击剑、乒乓等项目上向国家、省级体育运动队输送专业运动员6人。
    在泾县说到体教结合,就不得不提两所学校的运动队,一是泾县实验小学的乒乓球运动队,二是泾县稼祥中学的击剑队。
    泾县实验小学校长 刘惊虎告诉记者,乒乓球是该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特色。学校早在1985年就被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命名为省级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孩子们都喜欢打乒乓球,24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长年对学生开放,室外有6张乒乓球桌供学生课余运动,参加乒乓球项目活动的人数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85%以上。20多年来,学校每年都组建50人左右的乒乓球项目代表队,大的毕业了,小的递补,辅导教师利用双休和寒暑假组织乒乓球爱好者长年训练。学校每年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育苗杯”乒乓球赛。组织队员积极参加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黄山杯”乒乓球赛,目前已连续参加23届,其中该校在1989年、1999年和2009年分别承办了第3届、第13届和第23届。
    第16届广州亚运会重剑团体铜牌得主之一叫王森,他来自泾县,他是泾县稼祥中学培养的一名“剑客”。而如今,在泾县稼祥中学,像王森这样的“剑客”学生目前有40多位。多年来,稼祥中学作为省体育特色专项学校,始终把体育工作作为走“特色立校、特色兴校”之路的重要阵地来抓,并与该校留守儿童的特色教育紧密结合。自2001年成立击剑队以来,学校对选拔出来的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严格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击剑水平,多次代表宣城市参加全省各级各类比赛并摘金夺银,为国家队和省队培养输送了一批击剑人才,不仅为宣城市竞技体育增光添彩,而且为进一步推动击剑运动发展和为国家培养击剑后备人才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4月21日,宣城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宣标来泾县视察调研教育体育工作时指出,泾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教体事业优先发展,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布局调整大笔纵横、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泾县教体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张局长提出:一是要加快推进教体新区工程,抢抓机遇,力争在全市率先建设一所现代化、高标准、一流的高级中学和体育中心;二是要抓好体育人才培养,要发挥泾县体育传统项目优势,重点发展击剑和乒乓球运动,努力实现打造“名教练、名队伍、名选手”的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