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不少班主任(老师)开始对中小学班干部新的人选进行酝酿。应该说,班干部不是成人世界的干部,并没有特权和“油水”。但这种锻炼,其实不仅属于最后的成功者,更属于每个参与者。因为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才华的展示、竞争意识的培养,同样可以锻炼出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阜南县第一小学卢志银:
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本报记者 吴雄峰 杨茂勇
卢志银在阜南县第一小学担任五年级班主任,每到新学年伊始,他都要为班干部竞选张罗着。多年班主任的经验告诉卢志银,好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在卢志银看来,班干部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要学习成绩好,或者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如有音乐、美术等专长的学生。在卢志银班上,班干部“编制”改变了以往由一名班长及其若干委员组成的班委会,而是变为由一名总领全班事务的班长和其他各分管班长,如纪律班长、音乐班长、体育班长等组成的领导集体。这些分管班长一般就是由在分管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担任。二是要思想品德好,有上进心,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三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每学年班级全体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班干部,但对于一些有特长的在无记名投票中没有被选上的学生可以直接任命,如体育班长,可以任命在一些大的运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班干部产生以后,在工作中通过平时的表现,综合其能力,如发现某位学生不适合在其岗位上,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卢志银强调,班干部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不断进取,发挥表率作用。而且学生在当选班干部时,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能提高自信心。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对其今后走上社会大有帮助。
合肥市168中学卢业照:
班干部需具备的多重特质
□本报记者 薛 晨 单 微
在卢业照看来,一个班干部,首先应该是个“好”学生。“‘好’绝非指的是成绩优秀,而是有一定的成绩基础,习惯好、能力强,并尽可能全面发展的学生。”
他认为一名合格的班干部,应该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有发现问题的敏锐眼光,处理问题时有一定的方法。“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大都是独善其身,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那些热心的孩子,将他们推上管理集体的岗位,让他们来凝聚班级的力量,引导全体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集体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获得成长。”
正义感强在卢业照看来也是班干部所必要的一个条件。“正义感强是一个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基础品质。这样的孩子心底无私,能秉公执班,在班级中人品威信高,容易获得大家的尊重。”
此外,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并能在这一方面以身作则也是他选择班干部看重的一点。他说,班干部的岗位不仅是能力强孩子的舞台,同时也应该让一部分有热情、有特长的孩子去实现自我能力的平台。比如有的孩子成绩不突出,但是艺体方面有特长,可以让他做班级艺体工作方面的“领头羊”,通过他们的带动,在班上形成一定的辐射效果。
而良好的协调自身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在卢老师看来,则是一名班干部必不可少的素质。他说有的孩子当上了班干部后,成绩受到影响,这是得不偿失的。“当班干部,学习时间肯定受到一定的挤占,这就促使班干部的学习要比别人高效,同时,班级管理者的荣誉感应该促使他更加发奋学习。这样才能让管理和学习相得益彰。”
肥东县长乐学区中心学校陈学娟:
给中等生一些机会
□本报记者 杨茂勇
“选举班干不能老师说了算,要听听学生的心声,让胆大自信的孩子在班会课上大胆地自荐自己,让含蓄的孩子与我书面沟通,老师要做就做最好的引导者,不要做一个严肃的决定者。多给他们一些当班干的机会,所以我们班一学期最少会进行两次班干部选举!”肥东县长乐学区中心学校三(1)班班主任陈学娟介绍道。
陈学娟表示,在选举班干部方面没有明确的硬性规定。她会给中等生更多的机会,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自觉性较强,在平时的课堂中也会经常表扬他们,而且小学生多数会以常受老师表扬的学生为偶像,所以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各方面自然就不会滑坡。
“对于班长这一职务通常由我直接任命,要求为人正直,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心地善良,成绩中等以上。学习委员全班同学推荐,他们当然会选成绩棒的。”陈学娟如是说。
对于剩下的班干如劳动委员、体育委员等,在陈学娟看来都是优质资源,合理利用可能会带来意外的收获。在她的班级里,有个叫王剑超的男孩,他的成绩不理想,但是态度端正,与同学相处融洽,于是她建议同学们推选他当劳动委员,大家很诧异,她便和全班同学商议给他两周的试用期时间,如果不行的话,在考虑其他人选。两周后,王剑超做得非常好,卫生管理到位,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后来他成绩也有了缓慢提升,更可喜的是与他成绩差不多的孩子都有了起色,因为他们都在暗暗较劲,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
陈学娟强调,正确地选举班干部,让学生带动学生,会让班级更加和谐,学习氛围也会更浓。
利辛县王人中心学校李明方:
班干部的作用不可忽略
□本报记者 苏 锐
“俗话说‘火车开得快,都靠车头带’,一个班级,就是一列火车,车头的作用非常重要,而这班集体中的车头就是班干部,只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班干部组成的班级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取得辉煌的成绩。”利辛县王人中心学校副校长李明方如是说。
“那么,班干部在班级中有哪些作用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校长认为,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桥梁作用,由于班级干部来自学生,他们最了解班级成员的想法和要求,班干部把这些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班主任,有利于班主任了解情况,开展工作。其次是带头作用,班干部是学生中较为优秀的部分,通过班干部的先锋和模范作用,可带动中间和落后的学生,从而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最后是助手作用,由于班干部身心发展水平的特殊性以及班级组织的特点,班干部要积极发挥班主任的助手作用,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班干部的挑选对象呢?”对于这个问题李校长表示,一个班干部,首先应该是个好学生,即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除此之外,从班干部任职要求的角度看,还要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是非界限比较明确;能够以身作则和团结群众;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某一方面的特长。在挑选班干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几点,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比较中加以取舍,而不应事先带着框框,苛求十全十美,重要的问题在于今后的教育和培养。
青阳县实验小学江月花:
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本报记者 薛 晨 单 微
20几年来,江月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县文明班集体和校先进班集体。江月花说,班主任在选举班干部时要多动脑筋,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从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学期选班干部之前她都会给全班学生上一节预备课,让他们树立“服务意识”。通过选手们发表演讲,根据演讲无记名投票的形式选出五人班委会。新的班委会成立以后,江月花还会放权给这五个班干部,让他们在各自的职责范围之内根据本班同学的特长任命自己的助手,如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好人好事记录员等等。“这样一来,班级中就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当上了班干部,有的还身兼两职。”
对于班级中的一些后进生,她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比如一名学习后进,成绩很差,但是很爱劳动的学生,江月花就认命他为“卫生监督员”,负责每天放学后检查每个同学的抽屉有没有垃圾和废纸。“这个学生把这项工作做得很细致,我在班会上及时表扬了他,他变得不再自卑。”她还根据一些后进生的特点,封了一些特别的班干部称号。如负责开教室门锁的为“门长”,负责关灯开灯的为“灯长”,负责给花浇水的为“花长”,负责图书管理的为“书长”……
“选好的班干部,互相制约,互相监督,让他们不觉得自己总是处于管理者的位置,同时也是被管理者。”江月花说,这样学生们才会争相去当班干部,争相为大家服务,争做班级的小主人。
阜南县第四小学刘敏:
由直接任命到民主选举
□本报记者 吴雄峰 杨茂勇
在刘敏看来,班干部是班级的领头羊,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班干部的选拔很重要。在实践中,刘敏主要采取民主选举式和特殊情况下的任命式两种方式。民主选举,学生一般都会选择那些成绩优秀、团结同学、关心班级,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威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刘敏也会采取直接任命的办法来产生班干部。
对于接手新的班级,她不是急于组织学生选举班干部,而是先仔细观察、分析各个学生的行为举止。同时她会从教导处调出本班学生的入学档案,仔细推敲。对于自己比较认可的学生,临时指派为班干部。一个月后,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班会,民主制定班规,依班规产生班委会,再产生其他班干部。
而对于中途接手的班级,她会暂时指定原班干部履行管理服务职责。开学初组织学生,制定出新班规。同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师生谈心、从原班主任处了解情况等途径考察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一个月后,依据新班规,民主选举产生新的班干部集体。
刘敏认为,学生担任班干部后,会产生一种荣誉感、自豪感,认为自己受老师和同学信任,各方面必须做出榜样。当班干部,平时为同学服务多了,与老师接触多了,各项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当然,不排除孩子可能会因为忙于各种事务占用一些时间,但这也促进孩子更加合理安排并充分利用时间。
最后,刘敏强调,作为老师要支持班干部的工作,让他们最先感受到来自老师和班集体中的爱,带动全班同学不断前进,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风。
怀宁县希望中学王海祥:
培养班干部的自治能力很关键
□本报记者 苏 锐
王海祥认为,学生干部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达到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干部时,不要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独立组织几次活动或主持几次会议,而应着眼于让学生干部通过实际工作,培养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使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同时,使学生之间展开平等的道德、纪律教育,并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演说等等能力。
“要使学生干部担负起教育同学、维持纪律的重任。我从不要求小干部给我汇报某同学的坏表现(以免造成同学与学生干部的对立),我对小干部们说过,如果同学不守纪律,你们应设法帮助、制止他。动辄告状,是推卸责任的表现。这样,学生干部不得不去思考工作方法。上期第二十二周的一天自习课,我来到教室,往日的喧闹竟被鸦雀无声所代替,进去一看,同学们静静地在自习,但有两个学生流着泪站在座位上。无疑,学生干部用罚站的方式镇住了课堂纪律,这在教师看来,是不足取的方法,但是对学生来说,这却是他们自己管教自己的一个大胆创举。我们可以设想,久而久之,不仅是学生干部,就是全班同学也将会意识到,良好的课堂纪律靠我们自己创造。”王老师侃侃而谈。
最后王老师感慨:“如果学生具备了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那么,他们会自觉乐意地去组织每一次班级活动,维持班上的好风气,想方设法帮助后进同学,这样,学生干部工作热情的源泉,就由兴趣、表现欲上升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了。如果教师善于培养并保持、发展这种责任感,那么,它将会由对一个班集体发展升华到对一个社会、整个祖国的责任感,这才是我们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