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简介
07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5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12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57期  下一期
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简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1-12-09 12:35:59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基本的人民团体之一,是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是我国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省青年联合会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第一次安徽省青年代表大会于1954年4月14日至19日在合肥市召开。丁明志向大会作了《全省青年紧密地团结起来,在总路线灯塔的光辉照耀下,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安徽省民主青年联合会委员74名;选举丁明志为主席,李湘如、孙兰、荆典谟、操振球为副主席。
  第二次安徽省青年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20日至25日在合肥市召开。丁浩向大会作了《充分发挥全省各界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安徽省民主青年联合会委员132名;选举丁浩为主席,秦光宇、操振球、李湘如、张健民为副主席。
  1958年8月15日,安徽省民主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根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精神,决定将安徽省民主青年联合会改名为安徽省青年联合会。
  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65年9月1日至8日在合肥市召开。秦光宇向大会作了《全省各族各界青年,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革命化道路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91名;选举马维民为主席,王保文、张明、陆正伟、曾昭慈、张韧为副主席。
  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0年4月27日至29日在合肥市召开。汪庆向大会作了《同心同德,为四化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汪庆为主席,吴平友、汤传培、史丰收、严洪华为副主席。
  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3年12月16日至19日在合肥市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高蔚青代表省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所作的《团结,爱国,跟党走,为“振兴中华,建设安徽”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高蔚青为主席,李宏塔、严洪华、姜冯辉、谢志平为副主席。
  1986年10月7日至9日,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合肥市召开。大会根据省青年联合会五届四次常委会的决议,对改选徐立全为主席的决定予以确认。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徐立全代表第五届常委会所作的《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开拓前进,为完成“七五”计划,建设安徽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会议增选了项贤峻、高尔品为副主席;增选常委7名;调整、增补委员48名,至此,五届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共287名。
  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合肥市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郑宏杰所作的《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为安徽的振兴和发展再创新业绩》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郑宏杰为主席,张学平、项贤峻、吴华夏、陈玉祥、胡安美、王宏代、熊尚志、张永为副主席,选举产生第六届常务委员49名,王玲任秘书长。
  1994年4月6日,省青年联合会六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在阜阳市举行。会议增选黄红为副主席。会议增补了委员20名。
  1995年4月20日,省青年联合会六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在淮南市举行。会议增选高登榜为副主席。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召开安徽省青联七届一次全委会的决定》。
  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5年11月25日至28日在合肥市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高登榜所作的《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各界青年,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和安徽的历史性跨越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高登榜为主席,姚玉舟、项贤峻、陈朝阳、顾建国、朱文根、郑永飞、金会庆、汪泽维、李铿、方勇为副主席,选举产生了56名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鲁先长任秘书长。
  1996年5月9日至10日,省青年联合会七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合肥市召开。鉴于秘书长鲁先长已调动工作,会议决定胡朝荣任副秘书长,增补委员12名,建立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界别工作委员会。
  1997年4月16日至18日,省青年联合会七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在青阳县九华山召开。接收巢湖市青年联合会和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为团体会员,增补了58名委员,选举产生13名常委,增选刘健、朱建华、仲建成、余焰炉、肖超英、唐承沛、夏玉明等七人为副主席,胡朝荣任秘书长,沈干、李向阳、金春龙、李丹云等四人任副秘书长。
  1998年3月9日至11日,省青年联合会七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在淮南市新集召开。调整、增补69名委员,选举产生14名常委。
  1999年4月1日至3日,省青年联合会七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在铜陵市召开。接收安徽省青年研究会和安徽省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为团体会员,增补71位委员,选举产生12位常委,增选方春明、刘谊、陈树隆、杨枫等四人为副主席。
  2000年4月7日,省青年联合会七届六次常委(扩大)会议在阜阳市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安徽省青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组成方案及推荐办法》。
  2002年4月7日至8日,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八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合肥市举行。团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主席方春明,副主席郑永飞、陈树隆、刘谊、宛晓春、袁亮、许北雄、吴春梅、曾晓文等出席会议。
  2003年3月28日至30日,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八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安庆市举行。团省委书记方春明,安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莉等领导专程到会祝贺;团省委副书记王宏、潘朝晖,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孙丽芳、余夕志、袁亮、许北雄、吴春梅等出席会议;八届常委、部分在皖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参加会议。
  2004年2月23日至25日,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八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在蚌埠市召开。团省委书记方春明,团省委副书记王宏、潘朝晖、张永,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郑永飞、许北雄、吴春梅出席会议,方春明作重要讲话,王宏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接纳宿州市青年联合会为团体会员,增补部分委员、常委,增选张永、朱杰为副主席,改选王宏为主席。
  2005年3月17日,省青年联合会八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合肥市召开。团省委书记方春明,团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主席王宏,团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潘朝晖、张永,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孙丽芳、郑永飞、刘谊、宛晓春、袁亮、许北雄、吴春梅、释慧光、朱杰出席会议。方春明作重要讲话,王宏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接纳了亳州市青年联合会为团体会员,增选部分常委、委员,确认了指定席位常委、委员卸职替补名单。
  2006年2月16日至17日,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八届六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合肥市召开。团省委书记方春明,团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主席王宏,团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潘朝晖、张永,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郑永飞、周春雨、宛晓春、许北雄、吴春梅出席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召开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决定》和《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组成方案及推荐办法》。
  2006年4月28日至30日,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合肥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四百余名委员参加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王宏所作的《引领青年成才创业,团结奉献为安徽奋力崛起贡献美好青春》的工作报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出新一届领导机构,王宏当选为主席,潘朝晖、张永、周春雨、窦贤康、戴和根、吴春梅、释慧光、刘庆峰、王孝武、严建文、夏新杰、方方、汪宏坤、解小东当选为副主席。
  2007年3月23日,安徽省青年联合会九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凤台县召开。团省委书记王宏,团省委副书记张永、朱斌,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潘朝晖、吴春梅、释慧光、王孝武、严建文、夏新杰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团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主席张永所作的工作报告。改选张永为主席,增补团省委副书记朱斌、安徽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严琛、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吴亮东为副主席。同时,增补15名常委和50名委员。
  现有委员469名,香港地区委员8名,常委116名,主席、副主席17名,团体会员26个,设立了科技、教育、农林牧渔等10个界别。


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简介

  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简称省学联)于1919年5月25日在安庆成立,之后因种种原因,一度未能正常开展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省学联得到恢复与重建,并于1950年分别成立了皖北、皖南学联组织。1965年,安徽省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分别于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1年、2006年召开过六次学生代表大会。
  安徽省学生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省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和中等学校学生会的联合组织,接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指导和帮助。安徽省学生联合会承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并作为团体会员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同时作为团体会员参加安徽省青年联合会。
  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的宗旨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心全意为促进大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省学联的基本任务是:一、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二、沟通广大学生与党和政府及学校的联系,参与民主协商对话、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做党、政府和学校与广大学生联系的桥梁纽带;三、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和维护广大学生的具体利益,及时了解和反映广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五、根据广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学习、科研、文化体育等健康有益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加强基础文明建设,优化成才氛围;六、开展校际交流,加强在皖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加强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各地区学生的联系,参加国际间学生和学生组织的交往,增进与各国青年学生的友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