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旧体诗”的90后诗人 给自己一个悬崖 姐姐的合欢花 嫉妒是心灵的地狱
06版:最青春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12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54期  下一期
穿越“旧体诗”的90后诗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丹丹 发布日期:2011-12-05 13:35:45

    “阿母音客何处寻?中秋每到怕黄昏。问君谁解三秋雨,应是离人哭诉音。”恍然间,这几句美好却略带伤感的诗歌把对母亲的思念慢慢地渗透到每个细胞里。这是凤阳师范学校中文系的一个90后作家——杜成的手笔。
    杜成,(笔名)唐朝李杜、小小杜,1991年12月出生在安徽明光,练习写诗已近三年。其母亲很早过世,跟随父亲生活,曾经任《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特邀编辑,其七言绝句诗歌曾在《醉翁亭文学》、《皖东晨刊》、《明光报》、《诗词报》、《中国校园文学》、《中国诗歌》、《诗刊》等多家省级和国家级的杂志报刊上发表。2010年12月荣获第五届北京西山诗歌节诗韵西山“同学少年·风华赋”外地组最佳创作奖。
    目前,杜成所有古体和近体诗歌都已经收录在自己的新书诗歌集《纯情的短笛》中,而他的新书也在2011年12月1日召开了发布会。在这里,杜成也将把三年来的失败、磨砺都化成璀璨的烟火慢慢绽放。说起写诗的经历,杜成说起了自己的伤心事。第一次写诗是在初三,而这第一首诗歌就是杜成为一个女生所写,无奈被拒绝,后来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写。杜成也笑说:“许多文学前辈都曾说过他们人生中第一首诗大部分都是情诗,我只是其中一员。”在此期间,全唐诗总共四万九千多首,他熟读背诵的大概也有三万多首,杜成的古体诗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创造的。可见,杜成也是开始于传统这条道路上,并写下了很多好的新诗。
    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中,杜成并没有放下习诗,在他的心里,文学与诗歌占有很大的地位。“在没真正意义上接触诗歌时,我的生活和理想都不是太坚定,接触之后,我的精神终于有了一种寄托,它改变了我许多思想观念和认知。”杜成是一个90后,他没有社会上流传的90后的习气,没有颓废的文笔,字里行间总是带着一种对美好的向往,不断散发出来的个性也让很多当代评论家和诗人另眼相看。“小小杜,这个从小没有母爱的江南少年,在诗歌中找到一条强健自身精神空间的路,其语言饱满、潮湿、流利而透明,体现了江南地域的某种特殊人文气质。”当代四川著名诗人发星评论说。
    在杜成的新诗集《纯情的短笛》中,很多篇目让人印象深刻,其表达的乡情亲情跃然纸上,全无粉饰。例如:那个在村庄上找寻了一个春秋的孩童/始终没有找到他的母亲/在遗憾的时光里/他学会了另一种方式的重逢(《秋天的怀念》),杜成的诗歌以出色的表现手法赢得了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滁州小说作家尧子先生为《纯情的短笛》作序。杜成的古体诗也被粉丝们称之为“穿越体”。
    杜成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近日他与北京红袖添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了,对此他也非常高兴。“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在不断磨砺中,总会得到回报的。”在我们问他可以赚多少钱的严肃问题下,杜成笑笑说也没有赚多少,希望自己的新书可以大卖。但是对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杜成要把他奉献给父亲,给父亲买套新衣服。“父亲一个人养我那么多年,我希望用我的诗歌去创造一番成就,给他一点安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