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的高三学生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的谆谆教导时,有一群特殊的毕业班同学已经迎来了高考的第一次战役,他们就是艺术生。这些同学已经很久没有去为文化课烦恼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他们都是在画室中度过。对于艺术考生们来说,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即将到来的艺术高考作充分的准备,获得理想院校对于自己艺术修养的认可。艺术生当初为何走上这条从艺之路?这其中又有哪些常人无法体会的辛苦与委屈?本期就为大家讲述艺术生们艰难曲折却意志坚定的从艺之路。
艺术 我们为之奋斗的青春
□本报记者 落 璇 张丹丹
说起艺术生,很多同学会羡慕他们可以朝着自己的兴趣与理想进发,也会有人认为他们是因为成绩不够优秀才退而求其次走上这条从艺之路。可能很多普通的高中生认为艺术生很幸福,考试压力小。艺术生是否真的就像大家认为的那样轻松?11月30日,本刊编辑部来到合肥市第51中学,与学校高二、高三艺术班的16名同学们开了一场小型座谈会,了解他们当初选择成为一名艺术生的原因以及这几年艺术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们确实在考虑选择进艺术班时有成绩的因素。”高二(4)班的周强说大家的成绩基础偏低,为了能够圆自己的大学梦,选择了艺术,但是这却也不是全部的原因。方玉双就是推翻大家认为艺术生文化成绩不够优秀的例子,高一时她可是学校重点班的学生,高二转入艺术班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喜欢画画。
艺术生的录取分数相对来说要低些,但是这并不代表艺术生们更容易跨入大学的门槛。艺术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低于高考,看着每年艺术考试考场那人头攒动的场面就可见一斑。“虽然我们才高二,还没有具体考虑要考哪所学校,可是从进入艺术班那天起,我们就开始考虑自己以后要选择的专业方向。”艺术生们可做的选择要少很多,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希望成为一名设计师,无论是室内设计师或者是建筑设计师亦或是其他。
正当记者与高二学生交流的时候,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正是在为十天以后的艺考进行集训的高三学生。相比较学弟学妹的未来规划,高三同学们的更为具体与实际。“我想考中央美术学院,虽然现在文化课可能还差一点,但是下学期还有半年时间可以再拼一次。”高三(3)班学生王永胜说他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会为之努力。同班的张巧却更想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当初他是因为姐姐也是个美术生,耳濡目染,也选择了这条路。既然选择了画画,那当然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一个名校继续深造。
说到学习中的辛酸,大家都沉默了。最后,高二(4)班的徐盼盼打破了这份静谧:“这其中的辛苦别人是不会体会的。”她说美术学习主要包括了水彩、速写和素描,三项都是考试的内容,即便是再不喜欢其中的某一项,也还是要硬着头皮去练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着线条、色彩……这其中的枯燥大家不会体会。当遇到低谷时,作品被一次次地否定,那时心情也只有自己才会知道有多么的不是滋味。
失落、低迷、灵感、火花……艺术生们在自己追求梦想的路上有甜蜜也有酸楚,但是当初的选择却依然坚定。
时间金钱铺出的艺术路
□本报记者 张丹丹 落 璇
艺术的道路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荆棘,在通往艺术的道路上,很多学生付出的不仅是时间与“开小灶”的补课费,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考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是对美术或者音乐有很大的兴趣而走上从艺的道路,也有学生是因为文化课的成绩太差又想考入好点的学校而走上从艺的道路。
时间上的花费在平时的生活中显而易见,艺术生课余时间都待在画室里,基本上空闲的时间很少。“快考试了,最近学校组织的集训占了我们很多时间,晚上也要上课三个小时。”合肥市第51中学高二(3)班学生徐从欣说美术生在绘画的时候,材料的花费如纸、笔、画板、水粉等,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学习音乐的学生在乐器上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如果找老师“开小灶”,则需要每季度不少于一千多元的补课费,这些都是需要一定家庭条件的支持,对此,很多学生感觉相当吃力。
艺术生们不仅要学好专业课,还要与普通学生一样学好文化课。相比之下,学习的压力就更加沉重。“我的文化课并不是很好,所以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文化课成绩,感觉非常的疲惫,”高二(3)班的学生孔俊焦虑地说。
专业课的底子差、文化课的薄弱、时间的紧凑,这些都让学生们感觉很吃力。从去年艺考的形式来看,考生之多,就业之窄也让更多学生担忧。“艺术考试的竞争很激烈,考生很多,有才华的人也很多,这个独木桥走得很艰难,有时候我们也在考虑这条路到底能够走到哪。”高三(4)班的学生周婷玉表示很担忧。
从艺的道路总是充满着种种挑战,客观存在的严峻形势与主观存在的劣势让艺考之路变得更加难走。12月11日的艺考大战中,全省的艺术考生们都将冲上战场,在那里,他们将披荆斩棘,去展现自己的才艺。
魔鬼大集训 向艺考进军
□本报记者 南 屏 落 璇
2011年12月11日,首场高考从“美术生”开战。为了即将开战的考试,艺术生们也都展开了魔鬼似的大集训,没日没夜地突击练习。为了记录艺术生们奋斗的身影,记者来到了合肥市第51中学,对这里的高三艺术生们进行了采访。
天气骤冷,雨滴里夹杂着雪花,高三艺术生们的训练营在距离学校有一里多地的地方。画室里坐了二十几人,这是高三(3)班的学生,一群充满希望和韧劲的学生,不畏寒冷,不畏困难做着最后的突击和训练。章翔正在画着水彩,他细心地调配着水粉的颜色,因为他一直觉得“对颜色的敏感度不够”是自己的一根软肋,所以希望能够利用这一个多月的魔鬼集训,弥补不足之处。“天气很冷,但是没有办法,马上要考试了。”想通过专业艺术生的高考难度很大,参加艺考的同学那么多,大家都挤在一个独木桥上,寻求通过的罅隙,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让自己更有资格去战斗。
当问起对考试准备得怎么样的时候,一句“当然非常好了”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大家都笑了起来,说话的是班里的活宝王永胜,谈起自己的得意作品,王永胜也是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有时候非常有感觉,画出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却被老师批评了,很失落。”对于即将到来的专业高考,每个学生都面容严峻,仿佛动一下笑容就会失去那股好不容易提起的士气。他们在用心地画画,用心地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章翔说现在普通班的学生都在正常上课,而艺术生们为了备战艺术考试,高二时就得学完所有的文化课,高三上学期基本都是在画室度过。他们现在几乎需要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绘画上,每两周休息一天的生活艺术生们也渐渐习惯。每天坐在画室里画画,王永胜戏称自己是“坐家”。在集训的时候他们的美术老师徐俊峰也提出了很多要求,首先要沉下心来专心作画,在色彩上和笔法上更加精细。其次在时间上要适当地给大脑一个休息的空间,然后再练习不足之处。再次就是心理素质了,心态能够影响考生们的发挥,所以考前的几天学生要调节的就是自己的心态。强大的心理素质可以给考生们一个相对轻松的应考心情与创作灵感,在考试中灵感自然也是一个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信很多像51中的艺术生一样的学生们都在做最后的努力,魔鬼似的集体训练也将给他们补缺补差,整装待发,向高考进军,希望他们首战告捷。
殊途同归 条条大路通罗马
□本报记者 鲁振荣
一年一度的艺考又要开始了,每逢这个时节,艺术类考生就进入了忙碌的奔波时段。艺术考试有许多分类,音乐、美术等等,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登上艺术殿堂。这些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走上艺术之路呢?有人是为了爱好,有人是被逼迫等等,但是不管是何种方式,他们印在艺术这条路上的脚印已经越来越深。
汪思婧是合肥市第三中学高三(6)班的一名播音艺术生,她从小就接触广播,上初中的时候开始学习播音主持。“我从小就很喜欢听广播,于是在有机会学习播音的时候就报了名,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对我来说,是爱好引领我走上了艺术之路。”汪思婧的这条路走得很坎坷,中间甚至差点因为父母的犹豫而导致自己的艺术之路中断,但是最后,汪思婧还是坚持了下来,备战即将到来的艺术考试。
汪思婧是因为爱好而自己选择走上艺术之路,而作为同学的武际荣成为艺术生则是有些不情愿的。“我是学习钢琴的,从5岁左右就开始接触键盘类乐器,开始学的是电子琴,到10岁的时候转学钢琴,到现在已经10年多了。开始是父母逼迫着我去学,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玩,而我却只能坐在家里枯燥地练琴,感到十分委屈和辛酸。”随着渐渐长大,武际荣获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给了她很大的安慰。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开始懂得去用欣赏的眼光学习。现在,武际荣已达到钢琴十级,还曾经荣获过全国中学生钢琴比赛一等奖的骄人成绩。
相比之下,隋文博走上艺术之路要显得顺理成章。隋文博出生在一个唢呐艺术世家。在父亲的熏陶下,隋文博很小就开始和父亲学习唢呐。“唢呐虽然从古波斯传入中国,但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之一。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很小就想学唢呐,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学习唢呐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它对人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而且要有充沛的肺活量。有一段时间,隋文博得了“肺大泡”,经过一场大手术才治愈。这对他吹唢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却没有因此放弃,依然坚持了下来。而且还参加了国际中学生特长才艺交流,获得了一等奖的殊荣。
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学习美术,还是音乐,抑或是播音等等,都是在艺术之路上行走,在这条路上有崎岖坎坷,也有乏味枯燥,但是只要有艺术存在,就会有欢乐,只要努力,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