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剪贴画 剪贴出美好生活 剑客“划”出最美风景线 “泥”中有我 我中有你 时差七小时 难忘的大不列颠之旅 我们都是懂法“小小少年” “校长助理”学生娃挑大梁
02版:最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12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54期  下一期
“泥”中有我 我中有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丹丹 发布日期:2011-12-05 13:30:11

    天气渐冷,伴着冬日和煦的阳光,古朴的陶艺架旁边,围绕着身着陶艺工作服装的同学和老师们,他们正在摆弄手中的泥巴。上图是合肥市实验学校“泥与我”陶艺工作坊的学生们在塑造作品。
    陶艺是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文化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合肥市实验学校的陶艺工作坊在2005年成立了,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陆续参加。陶艺工作坊由原来的“陶艺工作室”到“泥与火”,再到“泥与我”三次的更名,先后也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加入。
    在最近一次11月20日的活动上,陶艺工作坊的学生们参加了合肥市第二届社团文化节的开幕式,“开幕式很壮大,我们陶艺工作室现场制作了很多的作品,给其他学校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说这话的是七(2)班的学生刘蔚原。一块块泥巴变成了孩子们手中可爱的作品:有做沉思状的小女生,有躺在沙滩晒太阳的少女,有传说中的美人鱼,还有拉坯出的小瓦罐,这都吸引了很多学生、老师的驻足观看。
    七(3)班学生刘佳琦和毛温彦非常喜欢泥巴,她们一起合作着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把泥巴捏成型,大部分都不难,根据实物水果做联想的制作,比如在柿子的联想上加上耳麦,都非常的可爱。”
    制作泥塑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要把泥巴揉“熟”了,没有裂缝,软硬适中才好做形状,来自七(2)班学生芮雪谈起摔泥巴非常的专业。学生们把那一块块散泥巴塑造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水果联想。“‘泥与我’陶艺社让我们都有一个动手的机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捏东西,发挥想象、勤思考,也培养了我们的美感,我们非常的喜欢。这成就了‘泥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魅力。”七(4)班的学生李雅婷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