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在三个转变中收获感动 图片新闻 阜阳商厦再登安徽企业百强榜
15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09年11月0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 第24期  下一期
特岗教师:在三个转变中收获感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林波 发布日期:2009-11-04 16:41:56

        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我省今年首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为19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中小学补充教师4635名,其中初中教师3112名,小学教师1523名。据悉,全省首批“特岗计划”教师自9月开始陆续走上岗位,目前已在各报到学校工作一月有余。怎样看待自己教师生涯中的第一个月,特岗教师们都得到了或者收获了什么?笔者为此采访了我省首批特岗教师之一的张明菊。
        城市到农村——有困难
        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的张明菊,根据特岗计划被安排在金寨县汤家汇中心学校担任两个八年级班的英语教师。“来学校上班已经一个多月了,和我之前想象的大体上差不多。尽管这是一所乡村学校,各方面条件跟之前念书的都市有很大差距,有些困难,但又回到了家乡人身边,能为将军县的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识字,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一直希望做一名教师。”张明菊话语间透着一种满足。
             学生到教师——有责任
        为提高特岗教师的岗位适应能力,省教育厅于8月分别在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和皖西学院集中开展了特岗教师岗前培训,采取专题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的方式,帮助特岗教师尽快转换角色,更好胜任教学。“从学生到教师,这中间涉及到角色的转换,我在慢慢适应。到了学校才发现,农村的学生英语底子比较薄,感觉肩上的责任很重。对班上的学生,我采用灵活教学法,如英语有些基础的要求背诵长篇文章,基础差点的就要求背诵段落。以前当学生的时候没感觉,当了教师才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师长到朋友——有收获
        “特岗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的不足,特岗教师们能否很好地融入到各任教学校,走近农村学生是关键。“来这里有一个多月了,最大的收获是感动吧。乡下的学生非常质朴,很可爱。我刚到这个学校没几天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准备去教室看学生们自习。班上两个学生拦住我,问了好多问题,就是不停歇。直到又有同学过来喊他们,他俩才笑嘻嘻地跑开了。等我刚进教室,孩子们就鼓起掌来,我扭头一看,黑板上写了很多‘We Love You’之类的话,还有学生们画的各种小画。然后班长带头站起来说‘张老师,谢谢你来教我们英语。我们就像悬崖上的小草,需要你的帮助,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马上就是国庆节了,今天晚上我们就把我们排演的准备国庆会演的节目先送给你’。当时,我真的很感动,同时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快乐。可以说,是学生们给了我动力,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
        当教师,就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采访的最后,张明菊说:“选择了特岗教师,就要全力以赴。我想就算为了学生们带给我的那些感动,我也会在这条路上无怨无悔。”
        正如张明菊所说,特岗教师肩负着自身的责任,这是一个传递爱和知识的光荣使命,也希望这些顶着美丽光环的“人类工程师”们,为我省教育的大发展积极努力,作出大贡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