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们毕业了”。近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26.9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和离校工作已陆续展开。这意味着一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将告别校园走进社会,开启他们全新的人生旅程。然而,随着毕业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一场心理、能量、储备、机遇与情感的多重考验正在毕业生们身上一一上演。
想说再见不容易
6月3日,在安徽师范大学南区校园内,2007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孙致建正和室友们一起拍照。“拍完照片,我们宿舍的六兄弟便要去吃散伙饭,正式告别大学生活了。”言语间,孙致建的脸上显出一丝失落与伤感的神情。
随后,记者到该校一栋四年级学生的宿舍楼前看到,甩卖书本、生活用品的地摊前挤满了人,临近毕业,有四年级学生抓住商机在校园里搞起了跳蚤市场。“这些半新的书籍、生活用品卖废品不值钱,扔了又觉得可惜,而低价卖给有需要的学弟、学妹觉得很有意义。”一位正忙着招呼生意的摊主说。
走进宿舍楼,毕业生们仿佛各个都在忙活着。有人正在用电脑将毕业照上传到自己的网络空间,有人正在煲电话粥向远处的朋友诉说自己的毕业心情,还有人正在翻箱倒柜收拾离校的行李,一遍遍地整理或清洗那些用了四年的物件。
同刚刚从上海市一家机械生产设备厂实习回校的孙致建一样,这些天,毕业生们经历了拍摄全班毕业照、吃全班散伙饭、宿舍散伙饭、整理离校行李等。这些无疑都在提醒大家“我们毕业了”。
面临毕业,向来乐观、坚强的孙致建却在拍摄毕业照、吃散伙饭的现场多次感伤。记者在孙致建近来的微博中频频看到“真的要毕业了吗”、“心头怎么会突然酸酸的呢”、“真希望时间过得慢点、慢点、再慢点”这样的句子。
“刚上大学的时候,常常憧憬毕业后我们会怎样?那时候觉得毕业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可是当真正面临毕业的时候,我们都害怕了,都舍不得了。”孙致建室友“大兵”的一席话竟然逗乐了宿舍的其他人。大家笑说“你这家伙啥时候也变得这么煽情了”。一阵牵强而又沉重的笑声从307室蔓延到楼道,尔后弥漫了宿舍楼。
我的工作在哪里
徐恺是合肥工业大学老校区一位面临毕业的四年级学生。这个端午节,徐恺没顾上回家和家人团聚或好好休息,而是一直在为找工作的事情到处奔波。
去年下半年开始,所在的学校及合肥市其他多所大学都集中举办了规模不等、形式不同的校园招聘会,那个时候,一边忙着实习、一边没把找工作提上日程的徐恺并没重视,满以为毕业后再找工作也不急。可是临近毕业,看到身边不少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或是有了去向时,徐恺有些着急了。随着今年屡次求职失利,徐恺更加迷茫了。
就业的强大压力似乎已经令徐恺吃了不少苦头。今年3月,徐恺满怀信心地走进春节后首场大型招聘会,现场转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看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之后,徐恺没有放弃招聘会上的求职机会,仍旧和同学一起跑过几场招聘会,且每次路过人才市场都会浏览招聘信息。“五一”后,在辅导员的提醒下,徐恺开始关注网络求职,寄希望能够在各人才招聘网站找到理想的工作,却依旧无果。
有了较为丰富的求职经历后,徐恺认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求职渠道太狭窄。“除了校园招聘会、市场招聘会、职场中介外,很难有较新形式的、效率较高的求职途径了”。唯一令徐凯稍微看好的应该算是网络求职了。“网上找工作虽然方便,可是可信度不高,且回复率很低”。
一方面受毕业情绪的影响,一方面体会到就业的压力,找工作既是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又是毕业生最想回避的话题。就业压力大,成为困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难题。问到求职时希望得到的帮助,“能有更多求职渠道”则成为毕业生们的首需。
求职陷阱防不胜防
淮南市某高校四年级学生马荣芳于去年底通过招聘会与合肥市一家大型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并签订了就业协议。本以为等拿到毕业证后就可以直接去上班了,但上个月却接到电话通知说不用到公司报到了。原来,由于业务调整,她原先应聘的部门职位削减了一半,包括马荣芳在内的五名大学生的岗位都被取消。
尽管拿到了2000元的违约金,但正在准备论文答辩的马荣芳还得重新找工作。更令她郁闷的是,根据与企业签署的就业协议,她在协议期内不得另谋工作,所以签了就业协议后,她便没有再找其他机会了。“况且现在大规模的校园招聘已经结束了,留给毕业生的机会很少了。”回想起来,马荣芳又恼又悔。
“这种现象虽不常见,却是不小的隐患。由于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大学生签了就业协议后被用人单位‘退单’的现象时有出现。”省人才服务中心的黄伟分析,从劳动保障部门历年来掌握的情况表明,由于一些单位和求职者对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认知比较模糊,频繁造成双方在签约阶段出现不规范操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毕业生由于求职心切,常常容易被求职中介、用人单位利用,掉进各式陷阱,权益受到侵犯。对此,黄伟建议,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都签完了,这才比较有保障,同时初涉职场的毕业生应慎签“一边倒”、有抵押、真假双份或生死合同等存在侵权隐患的合同。
草根创业有心无力
刘佳是安徽大学导演学专业四年级学生。一年前,她就着手筹备自己的创业计划,创立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成了刘佳毕业后最大的梦想。可是在多番为梦想而努力后,如今对于创业的愿景,刘佳称自己只能想想了。
“主要是大学生创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很吸引人,可贷款、优先原则、免税、有补贴等。”刘佳说,“不过,因为没有相对强硬的资金支持,也没有很好的社会人际网络,白手起家的风险自然很大。”
对于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刘佳,创业的启动资金无疑是最大的阻碍。可是去年春节时当刘佳将自己的创业梦想告诉家人希望得到支持时,却被泼了凉水。“供你读书都不容易了,那里还有钱供你创业。”“创业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还是安心找工作吧。”
可是当看到媒体上报道了那么多的青年创业典型,又在图书馆看了不少励志的书籍后,刘佳决定再搏一搏。于是,看起来稚嫩、瘦小的刘佳一边忙着毕业的相关事情,一边开始为创业铺路的筹备工作。
然而,历时两个多月的奔走只让刘佳总结出一条“现实很残酷”。当刘佳鼓足勇气带着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前往一些企业想要寻求赞助的时候,她遭遇的是接踵而来的闭门羹。看到社会因为自己是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没有价值的草根阶层而接二连三地拒绝自己,刘佳想要创业的美好愿望再次受到了沉重打击。“现在甚至连以前很支持我的朋友都开始劝我放弃创业了。”说话时,刘佳使劲地咬了咬嘴唇。
数据显示,去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为24.2万人,但毕业生中创业人数仅为772人,且自主创业人数只有106人,占去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的0.04%。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在我省高校中不乏像刘佳这样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而在临近毕业及毕业后初期的创业筹备阶段,他们都必然经受重重考验。尤其对于那些草根学生,创业往往更加有心无力。
“黑户”现象不是个例
6月7日上午9时,记者在省人才服务中心四楼的人事代理和落户窗口看到,前来咨询和办理人事代理或落户的大学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队伍中,记者看到了前来咨询的四年级大学生郜冉冉。郜冉冉说,由于自己毕业后打算留在合肥市工作,所以想将学校的户口落在合肥市。“经常听学长、学姐说户口的问题要重视,不然就成‘黑户’了”。当天,和郜冉冉一同出现在人才服务中心的还有好几位她的同班同学。“辅导员开会时特地强调了迁移户口的事情”。
“如果真的成了‘黑户’怎么办呢?”随后,记者采访了省人才市场的韩姓工作人员。他做了多年的人事代理工作。他告诉记者,像这种情况解决方案是:毕业生可以申请改派,将档案派到合肥市一家人才市场,然后再进行落户,这样户口会落在合肥市。他表示,改派的话,需要本人携带报到证和身份证到接收单位领取改派申请表并签章,再去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换取新的报到证。
据他介绍,长年来因为对户口概念认识不清、落户意识不强,大学生“稀里糊涂”成为黑户的人不在少数。他认为,毕业生最好先将档案、户口挂靠到人才市场,不要自行保管,等到工作稳定或者结婚买房时再转也不迟。另外,他呼吁,各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培训时,不能只盯着就业,也应该加入户籍、档案挂靠、转移的相关知识。
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直辖市外各城市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条款,记者专门电话咨询了省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由于我省各人才服务中心对落户人的年龄、学历等原本就没有限制,所以该项条款对刚毕业大学生落户人才中心的影响不大。
毕业那天说分手
最近,省12355服务台的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梁秀梅在值班时接到了多位大学毕业生打来的咨询电话。梁秀梅因此认识了在合肥市上大学的雯雯(化名)。几次电话和邮件联系后,梁秀梅了解到,雯雯是因为毕业同男友闹冷战而陷入了困境。
雯雯和男友是一年级时在一个学生社团中认识的。交往两年半以来,感情一直很好,是同学和朋友乃至家人眼中很有未来的一对情侣。不想随着毕业的临近,两人却因为追求和选择的不同而陷入了感情的困境,多次提到了分手。
雯雯一直憧憬大城市生活,希望毕业后能去机会与挑战更多的大城市发展,而她的男友则希望服务基层,以后在小城市里平凡地生活。尽管交往期间,两人每次谈及毕业后去向和选择的时候也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但很快就会和好。而这次,当毕业的日子真的到了,分别在即,这些又都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难道毕业就一定意味着分手,意味着要为事业放弃经营多年的爱情吗?”雯雯向梁秀梅发出了求助的讯息。
无独有偶,梁秀梅曾心理辅导过一位因为毕业和男友分手情绪消极的大学生。对此,梁秀梅认为,“毕业那天说分手”几乎已经成了流行于大学校园的一种普遍想象。而原因多在于大学生对于爱情的认知不够理性、科学,且对事业和爱情之间的选择有误解,取舍的关键在于双方价值观的权衡与“妥协”。
专家解读:大学生应正视毕业
针对毕业生普遍面临的尴尬处境,梁秀梅认为,离校恐惧是分离焦虑的体现。学校生活相对较单纯,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的大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面临毕业,意味着大学生即将走进社会,进入一个相对较陌生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冲击了内心所熟悉的安全环境,带来了分离焦虑。
同时,大学毕业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压力,落户、恋爱以及各种社会责任的承担,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了焦虑情绪。尤其是大学生意识中已有的关于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分析,能让他们在踏上社会之前就对于例如职场竞争、就业压力、生存困难等问题有了预见,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职业经历的匮乏等也加重了心理上的虚拟压力。渊博的学识、青春的激情带来的或许只是盲目的追求、过高的预期,与此相对的是挫败感和失落感。
对此,梁秀梅建议,大学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对于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在此之前,大学生不妨先给自己定个最低求职目标,并思考自己在实现职业理想的道路上需要积累哪些经验,然后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去丰富自己的经历。求职和工作的同时保持较好的沟通,及时将自己遇到的压力困惑等与身边的朋友交流。在工作上,要有“论持久战”的精神,不要频繁地换工作。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不但要保持信息的通畅,更要能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走进社会虽然是学校生活的结束,但不应该是学习生活的结束。
谢婷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