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0%,为近60年来同期最少。持续干旱使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水位降到了多年来罕见的低水位,不仅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也使生活在那里、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记者日前专程赶赴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望那些水中精灵。有专家预测,在生态破坏、沿江开发、非法捕捞、工业生活污染等压力的紧逼下,15年后,长江江豚将走上灭绝之路。
枯水期江豚保卫战
6月3日上午,记者到铜陵市大通镇,穿过一条带有千年沧桑古韵的老街,再乘渡船横跨江面,到了两座江心洲——和悦洲与铁板洲上。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坐落在两洲之间的夹江上。
“你是记者吧?你拿相机在拍什么?”在去保护区的路上,一位蹲在江边洗菜的大姐好奇地问。“我来是想拍江豚的。”“你说江猪啊?拍不到的,这段水里没有了,好长时间没下雨,你看这水面都缩到哪了,又窄又浅,江猪根本游不过来。”大姐伸手指了指江面,又点了点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前在江边洗菜,现在都要走到江中间了才够得着水。”
记者循着她脚下的土地向前望去,大片大片的河床裸露出来,部分水段已经干涸见底,在阳光的炙烤下龟裂开来,一些玻璃瓶、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嵌在泥土里,等待着雨水重新将它们掩盖。旱情如此严重,那些江豚情况如何?怀着急迫的心情,记者迅速赶到了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的办公区域。
中午11时,正好赶上给江豚们“加餐”的时间。“以前是每天喂两次,现在每天中午加喂一次,确保江豚的进食量。”饲养员张师傅拎着一塑料桶的饵料鱼,一边消毒一边介绍说。为了确保饵料的干净、卫生,每次喂食前都要经过严格消毒,严把食品关,杜绝收购腐败、变质的饵料鱼,在投喂前要用食盐水浸泡半小时,防止长江江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同时,在高温季节,在投喂的饵料鱼中添加仁丹、复合维生素A等防暑降温药品,防止江豚因高温引发疾病。
拎着几公斤的饵料鱼,张师傅登上了一艘停泊在江中心的小船上,他把塑料桶放下,拿起一根长竹竿,“啪啪啪”地在水面上敲击了三下,然后安静地坐在船头的小凳子上。大约一分钟后,张师傅冲着远处的江面抬了抬下巴,说:“它们来了。”记者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几百米外的水面上陡然出现了几个黑点,在粼粼波光中忽隐忽现,越来越近。是江豚。七八头江豚逆流而来,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江中,黑色的脊背压着洁白的浪花,场景蔚为壮观。
张师傅将饵料鱼一把一把地抛入江中,江豚们便在水中辗转腾挪地吞食,不时发出“扑哧扑哧”的换气声,有几条胆大的江豚甚至将头露出水面,从张师傅的手中“叼”去饵料鱼。“每天三顿饭,要喂五十多斤的饵料鱼。”张师傅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水位下降非常厉害,水体面积缩小,江豚的活动空间受限,同时由于水体变少,水中的鱼类也相应变少,这让以鱼为食的江豚面临着食物短缺的危险。”
保护区科研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为确保江豚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区每天有专人值班,关注水位的变化,采取了多种措施。打了一口四十多米深的水井,日出水量达到500吨,现在由于夹江水位低,保护区每天24小时开动水泵,将井水抽到夹江中,使夹江水位有所上升。“总之就是采取一切办法,确保保护区里的江豚安全度过眼下的枯水期”。
谁毁了江豚的家园
江豚,俗名江猪,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家住长江边的居民大多有着这样的记忆: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头部钝圆、体形流畅的江豚在江水中欢快地翻腾、跳跃。然而,记忆中的镜头正渐渐变得模糊,人们越来越难再看到这个“水中精灵”的身影。
26岁的张梅是大通镇上一家旅店的服务员,作为江边土生土长的居民,她对于江豚并不陌生。“十几年前,我们在江边洗衣服、玩水,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江猪在水里蹿过去,可壮观了,可惜近几年越来越少,基本上是看不到它们了。”张梅遗憾地说,“主要是没有保护它们的意识,白鳍豚不都没有了嘛。”
长江干流曾是豚类最理想的栖息环境,白鳍豚和长江江豚都是生活在长江里的珍稀动物。长江江豚是江豚唯一的淡水亚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中,在地球上生活已有2500万年。2006年,我国联合七个国家调查长江干流江豚,为一千二百多头,种群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目前野生江豚数量仍在以每年5%~6.4%的速度减少,如果不加以保护,估计十多年后,野生江豚将灭绝。专家研究认为,非法和过度捕鱼、水体污染、航运开发、航道整治、肆意采挖江砂等,是造成江豚生存危机的几大元凶。
“靠水吃水,江边打鱼的太多,用的渔具太厉害,像断箔、滚钩、电捕鱼、炸鱼之类,真狠啊。”当地的菜农周卫国感叹道,“尤其是电捕鱼,经常是十几条船组成船队,大范围地用电打,水面上能漂起来一层鱼,把鱼孙子都电死了,江猪还有什么能吃的东西?”周卫国告诉记者,江豚被电死和炸死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迷魂阵,在圩堤边相对平浅的江面上,沿线设置着一道道网阵,竹竿牵拉着一张张大网,向江内延伸,圈出一大块水域,江豚经常会误入迷魂阵而死。
航运业的发展对长江江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据了解,目前长江干流中每千米至少有12艘千吨级的船舶在航行。“运输船只越来越多,江豚在长江中活动的水体空间被压缩,深水噪音会干扰它们的声纳系统,破坏豚类生态行为。”保护区工作人员项鹰告诉记者,“此外,航运船只多了,江豚被螺旋桨击伤、击毙的几率也增多了,很多都是被螺旋桨绞死的,即使当时没死,受了外伤的江豚死亡率也很高,因为水质的污染会让伤口不断恶化,即使被人们发现,实施医治,也很难挽救其生命。”
救救江豚
2002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生活了近23年的白鳍豚“淇淇”离世,从此科学家再没有发现白鳍豚的踪影,他们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再这样下去,长江江豚也将告别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不能太自信,否则就会犯错误。”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蒋文华说。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鲸类学者就已关注长江江豚的保护问题,各级政府也在沿江先后建立了三个国家级和三个省级豚类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于降低人类活动对长江江豚栖息环境的破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长江航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水上保护区不可能参照陆地保护区而完全杜绝人类活动的干扰。事实上,这些举措并没有真正扭转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局面。
2001年,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半自然夹江水域建成,2003年以来共有6头小江豚出生,目前其个体数量为11头。为加强保护种群的有效管理,采取了夹江环境整治、鱼种结构调整和豚类疾病防治等措施,同时还开展了半自然夹江水域的江豚行为学研究。被称为“长江最后的哺乳动物”的长江江豚与白鳍豚一样是长江水生系统的旗舰物种,继白鳍豚“功能性灭绝”之后,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从宜昌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水域内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剩千余头。
蒋文华为拯救江豚开出了一些“药方”。首先是建立更多的保护区,目前长江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已不能有效承载江豚的生存,建立更多的保护区,尽可能多地将野生种群迁入其中,开展人工管护下的种群繁衍,待长江环境改善后再放归自然,这是目前保护江豚的有效措施。此外,大力开展江豚繁殖学研究、规范和统一保护行动、研究生态补偿机制,恢复江湖连通等,这些都将为江豚的保护带来希望。
“想要挽救这个野生种群,最根本的还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蒋文华认为,长江流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对长江湿地资源的利用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江豚的命运已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蒋文华说,他呼吁保护江豚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作职责所在,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要从江豚这里读懂长江。“江豚消失的那天,也许就是长江命运悲歌奏起之日”。
张师傅在喂江豚饵料鱼 □本报记者 包 诚/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