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莹莹,和县第二中学高一(1)班学生,语文课代表。从小爱好读书,喜欢写作文。“我感觉文字有一种魔力,随时随地都在牵引着我,我也乐于沉溺其中,并因此更加热爱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父母深情
我和父亲之间没有秘密,我告诉他,我的理想,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他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他告诉我,这四十几年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连带着一个个或喜或悲的故事,为我指出一条被荆棘所掩盖的通往胜利的捷径。父亲使我懂得,人生本来就是苦乐参半的。
父亲常常带着我到小路上散步。踩着树叶“沙沙”的旋律,拽着风的衣袂,月光打在我们肩上,照亮了熟悉的小路,也勾勒出两个长长的影子。有时我独自跑远,就会找不到方向,父亲一边笑我是路盲,一边一步步帮我分清东南西北。可以说,如果没有父亲这个指南针,我是找不到回家的路的。
我已然成长,就如同家乡的小巷石桥、深井落花……最终成了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楼。随着每个脚步踏出的回声,我的影子一点点延长,从最初不到他的1/3长到了他的腰间,又终于长到只比他矮半个头。忽然发现自己已快17岁了,父亲也有50岁上下了。
父亲说,他真的老了,腰疼得厉害,头发稀稀疏疏,还有些许银丝。回想到小时候,我学骑自行车他在后面跟着跑,那大汗淋漓的样子,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好快,就像是昨夜的月亮转眼化成了今天的太阳。看着父亲头上的白发一天天增多,看着自己在他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我心里酸酸的,总觉得是我偷走了父亲的生命,而我从来没有为他做点什么。
我能回报给他的只有努力学习。等到以后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我要把他和母亲都接到家里来享福。现在是他们养我,以后就是我养他们。我深深地知道,父亲为了我的成长煞费苦心;我也深深地知道,我们父女之间的感情犹如高耸入云的雪峰、浩瀚无垠的大海。我会永远地爱父亲,就像父亲用一生的时光爱我。 □辅导教师 徐 斌
秋天的风景
阳光穿过枝叶从头顶倾泻而下,斜斜地洒在那油漆班驳的窗棂上。树影在窗帘下来来回回地摆动,摇曳时而朦胧、时而清晰,一阵浓密,一阵稀疏。
树上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每当薄明、晶莹的露珠吻着它们,它们便羞红了脸,深情地散出醉人的清香。古今多少骚人墨客都曾沉醉在这果的世界里。苏轼就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
太阳快落山时,那苍翠的远山被夕阳映得嫣红。近处,那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清风吹来,掀起一重重稻浪,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浪起伏的田野里,打谷机“隆隆”的收割声是秋天吹响了激昂有力的号角。迎着秋风,农人脸上的皱纹在这个季节里全部舒展开来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泥土的清香。
落红浅弹,秋风萧瑟。我席地而坐,闭上双眼,悲凉爬满了胸腔,细致末节都渗透在每一次漫长的呼吸里。目光被饱和的思绪浸泡发胀,轰然坠地。时间如白驹过隙,自夏到秋,迷离的季节更替。金秋是个收获的季节,而我收获到了什么呢?是否曾经辛苦地耕耘过呢?
风飒飒地说着什么,看着树叶在空中旋转、飘荡、落下,我下意识地弯腰拾起一片落叶,将它放在手心仔细端详着。叶子已经枯黄,但从清晰的叶脉中还能看出昔日的辉煌。这看似平常的落叶,却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仿佛听到身体中某个角落干枯、龟裂、消失的声音。时间似流水般从指尖汩汩流过,我应当去好好珍惜,不能让时针和分针空洞地来回交错。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不必担心自己的努力、付出换来的却是失败,至少我们曾经毫无保留地奋斗过。赛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所有固守阳光和希望的文字如暮鼓晨钟提醒我们缅怀消逝的年月、憧憬旖旎的未来。而我在时间罅隙中记载点点滴滴的情感,编织成飞翔的羽翼,带到耄耋之年,泛起所有泛黄的扉页,愿能按图索骥地再度翱翔。 □指导教师 徐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