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红楼哥”:二十二万字续写“红楼” 本报学生记者参与“五四成人礼”录制 张宏舟:用话剧书写个性人生 街拍一族
02版:风云看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4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5月1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43期  下一期
张宏舟:用话剧书写个性人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易祥 张亚楠 孙汪胜 发布日期:2011-05-13 09:56:50

        1.70米的身高,有点腼腆的笑容,但说起话来却是头头是道,手舞足蹈,鼻梁上雪亮的镜片反射的白光,映衬着他干净的脸孔。
        热爱文字的张宏舟似乎没想到自己会投身话剧,第一次接触话剧是2009年刚入学不久,全校组织了一个关于“寝室安全”的话剧比赛,虽然十分喜欢文字,可话剧对张宏舟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事物,硬着头皮,他开始与人苦思冥想。团队成员也想出了不少脚本,如寝室违规电器使用造成的安全问题、寝室防盗措施等。一贯热衷思考的张宏舟却一言不发,眉头紧锁。“心理问题,心里一旦有问题又谈何安全?”思索许久的他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完便开始简单勾勒他脑海中的脚本,《心鬼》的雏形便这么塑成了。《心鬼》讲述的是女生寝室内因为日常生活而在内心播下的爱、恨、愁、怒的芥蒂,最后,因为一件具有侦探性质的事件产生猜忌,从而矛盾激化。话剧排出之后,在系内筛选时一路过关斩将,并成功代表中文系参加全校决赛,赛后,陆陆续续收到社团、系部的邀请表演。
        谈及张宏舟创立的明哲工作室,他既有点兴奋,又有点惆怅。有了工作室,自己的话剧好像更像样子了,但殊不知他的明哲工作室仅仅只是一个牌子,他创作的地点仍是图书馆和自己的寝室。为了排演顺利,晚上,他们便在逸夫楼的大厅排演,或者实验楼二楼的露天阳台上,用团队的话说“我们的剧场,没有设备,没有道具,只有梦想”。可他们的生活却依旧因为话剧而精彩。
        戏里戏外,戏如人生,长期与张宏舟合作的队友们早已将话剧并入他们的生活当中了。而剧中的台词成为剧组成员的口头禅。“第二部话剧《呓爱》还促成了剧组里一对情侣呢。”张宏舟轻轻地说。话剧里的故事可能不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但在创造话剧的故事里却埋藏着一群热血青年的喜怒和哀乐,尽管困难重重。
张宏舟的团队(中间蹲下的为张宏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