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多名留守未成年人的“男妈妈” 平凡的青春最美丽 绿色点亮黄金收藏 中钞国鼎“世园会金、银条”引爆长安 绿色环保何为大 国强企业敢为先
04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4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5月13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 第242期  下一期
六百多名留守未成年人的“男妈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包诚 发布日期:2011-05-13 09:05:02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5月4日下午,安徽省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大会现场,刘磊作为第十四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代表发言。这个曾经战斗在川藏线上的士兵铁汉,如今是岳西县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里六百多名孩子的“男妈妈”。刘磊的普通话说得十分蹩脚,但他感人的事迹和饱含深情的讲述,让现场五千多名青年时而寂静地聆听,时而为他献上雷鸣般的掌声。
        2007年,退役回到岳西老家当了几年小学教师的刘磊跟妻子商量,把家里本来准备盖新房的三万元积蓄取了出来,又到农村信用合作社贷了两万多元,成立了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没有办公场所,刘磊就把服务中心设在自己家里,自己一家三口挤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服务中心最初只有两间房子,一间是只有几张破桌子的办公室,一间是拥有八千多册儿童图书的“春苗书屋”,这便是留守未成年人的乐园。
        为了让那些家庭贫困的留守未成年人能够与父母沟通联系,刘磊专门安装了一部亲情电话,免费让孩子们拨打。“爸爸,妈妈,自从你们出去务工后,刘叔叔就像你们一样地照顾我,跟着刘叔叔我学会了烧菜、做饭、梳头、洗衣。你们不用担心我”。留守未成年人储婷婷在亲情电话里这样给父母报平安。
        刘磊关爱留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体现在“润物细无声”上。许多留守未成年人在刘磊的帮助下,走出了心理阴影,摆脱了孤独感,改正了不良行为习惯,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成绩。女生储蕾(化名)的父亲去世,母亲在外打工,家庭的不幸,让储蕾患上了自闭症,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刘磊每天都找她交流,和她做无话不谈的朋友,终于取得了她的信任,如今的她变得活泼开朗。男生李瑞(化名)的父母去世,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里,李瑞经常偷拿同学的铅笔、橡皮、练习簿。刘磊专门把李瑞接到自己家里,同吃同住,谈心交心,给他讲校规校纪,还定期给他买一些学习用品,有时还给他一点零花钱。在“男妈妈”的耐心规劝下,几个月下来,李瑞终于改掉小偷小摸的恶习。
        2009年3月,刘磊自筹资金建起了岳西留守儿童网。他把网址、邮箱、QQ号码发给每一位学生家长,让他们通过网站适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他还鼓励孩子们把日记、照片传上网站,在网上与父母交流。每逢周末,留守未成年人争相坐在电脑旁,与大山外面的爸爸、妈妈视频对话。
        自服务中心建成以来,刘磊从没有节假日,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留守未成年人身上。数年来,刘磊已经先后集中辅导留守未成年人达五千多人次,单独辅导一千三百多人次。他把家里的收入都用在了他们身上,几年下来,累计已有六万多元。他家的土砖房如今成了村子里最破旧的房屋,家里唯一值钱的是一辆价值2000元的摩托车,妻子和岳父还要经常拿自己的工资贴进去。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把关爱送给每一位留守未成年人,是我最大的心愿。”刘磊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