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博凡:青春大考 不留遗憾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6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63期  下一期
沈博凡:青春大考 不留遗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5-06-16 11:30:47

  编者按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为了迎接2025年高考,铜陵市第一中学320班学生沈博凡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却在距离开考仅剩60个小时之际,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我还能参加高考吗?”睁开眼后的沈博凡问了无数遍家人与医生。病例单上骨折、擦伤、断裂的诊断,无不是横在眼前最艰难的障碍。
  “不行!高考承载着我这么多年的努力与梦想,我不能在最接近梦想的时刻轻易地说放弃”。一番权衡,沈博凡咬着牙,在监考老师的搀扶下坐进了高考的专属考场,以超乎常人的坚韧与意志,完成了这场青春大考。

沈博凡:青春大考 不留遗憾

  6月9日下午,随着高考结束的铃声在校园内响起,沈博凡在监考老师和医护人员的搀扶下,缓缓走出他的专属考场。面对老师和家长的镜头,他露出久违的笑容。这场考试不仅见证了他直面命运挑战的钢铁意志,更彰显了他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在监考老师和医护人员的搀扶下,沈博凡顺利完考,走出专属考场

突遭车祸 考还是不考
  时间回溯至6月4日夜晚,距离2025年高考仅剩60小时之际,命运的考验突然降临。沈博凡不幸遭遇车祸,右肩锁骨粉碎性骨折、三根肋骨断裂,全身多处擦伤,伤势极为严重。
  躺在病床上的他动弹不得,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口和肩部的剧烈疼痛,额头布满冷汗,连说话都困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沈博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考?还是不考?
  “医生,我还能去参加高考吗?”他急切地询问。高考承载着他多年的努力与梦想,却在最接近梦想的时刻遭遇车祸。
  医生综合研判后,劝他放弃这次高考;家人也红着眼眶劝他“身体要紧”;老师也委婉地建议他“明年还有机会”……但沈博凡却沉默了,心中那份对梦想的执着与不甘一时间让他难以做出抉择。

躺在病床上的沈博凡

咬牙迎考 绝不做逃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高考不足48小时。“十年寒窗,真的就这样不考了吗?”沈博凡在心中不断问自己。
  由于身体骨折处尚未消肿,不能立即手术;为了保持清醒参加高考,他拒绝使用镇痛棒,选择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骨折疼痛。
  “如果真要去考试,那你先试着能不能坐起来,看看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住。”医护人员提出建议。于是,6月5日下午,沈博凡在病房中开始尝试着坐起来。剧痛让他瞬间闭上眼睛,冷汗浸湿了后背,但他的眼底却透露出几分执拗。经过三次艰难尝试,他终于半靠着枕头坐了起来,剧烈的喘息声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他捏了一把汗。
  接下来的时间,沈博凡与疼痛展开了拉锯战。他用右手颤抖着拿起笔,尝试着在本子上写字,受伤的右臂刚一动弹,就像被电流击中般发麻。但他没有放弃,反复练习,直到6月6日下午,他已经可以坐着写字一个小时。“当时,我去医院探望他时,他很坚定地跟我说‘老师,我想试试!这是我拼尽全力准备的战场,我不想当逃兵’。”回想起当时的一幕,班主任陈希心疼地红了眼眶。

为上考场做最后的努力

暖心护航 守护高考梦
  在得知沈博凡想参加高考的强烈愿望后,铜陵市第一中学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立即组织各部门迅速响应,牵头启动应急关怀机制。教务处紧急与铜陵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报备、沟通协调,为他申请到了专属的特殊考场;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随即与医院协调,市人民医院制定了详细的医疗保障方案,并全程提供支持;铜陵市交警铁骑大队为其疏导交通,确保从医院到考点的用时最少;铜陵市第十中学考点按照相关要求,提前准备好特殊考场,提供必要的考试设施。
  6月7日上午8时,距离2025年首场考试还有一个小时。沈博凡带着绷带和伤痛走进考场,在场的老师们都红了眼眶。
  考场上,他强忍伤痛,用近乎扭曲的姿势艰难握笔;每写几个字就要停下来缓一缓,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滑落,浸湿了试卷边缘。时钟“滴答滴答”响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沈博凡全身心投入到答题中。而在考场外,沈博凡的家长、班主任和医护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紧张,时刻关注着他的状态。
  当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看着他顺利走出考场,所有人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家长和班主任都冲他竖起了大拇指,这场不负青春的大考至此画上了句号。

沈博凡(右一)精神饱满地奔赴考场
考前身体检查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班主任寄语
真正的教育是灵魂淬炼
□铜陵市第一中学320班班主任  陈  希
  当沈博凡坐进考场的那一刻,他不仅战胜了伤痛,更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命运的挑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永不言弃的精神,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这场特殊的高考让我们看见:真正的教育不仅是分数的较量,更是灵魂的淬炼。沈博凡用行动证明,铜陵一中的学子在任何时候都能展现出直面人生大考的非凡勇气,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最温暖的注脚。
  此刻,我们深信,这个创造奇迹的少年必将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绽放光芒,而这份在伤痛中淬炼出的精神火种终将燎原成照亮更多人前行的星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