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焦翔宇:星光引航 传递能量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志强 崔安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5-06-16 11:16:34 |
编者按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黄山市黄山第一中学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在“五育并举、德体同修、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特色育人之路上做新做实团的工作。以培养优秀青年团员为目标,校团委扎实推进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和实践育人,重思想引领,强化团员青年理论武装;重实践育人,提升团员青年综合素质;重典型选树示范,引领激励团员青年争先创优。4月底,团安徽省委下发了《关于表彰2025年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新时代青年先锋和安徽省“两红两优”的决定》。该校2022级学生焦翔宇被授予2025年“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 焦翔宇:星光引航 传递能量
在黄山脚下的菁菁校园里,黄山市黄山第一中学2022级学生焦翔宇的名字常与“文明”和“担当”紧密相连。这并非因为他有什么豪言壮语,而是源于他浸润点滴的行动。他阳光向上,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学习上的每一次挫折。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进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尽己所能、温暖他人”“挑战自我、敢于突破”,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青团员的风采。
思想之光:领航青春的“灯塔”
“文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弯腰拾起的一片纸屑,是伸手搀扶的一次温暖。”当焦翔宇在一次“文明标兵”演讲中说出这句话时,现场掌声如潮。从遵守校规校纪到维护社区秩序,从关爱身边老人到帮扶身边同学,他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的内涵。
日常,焦翔宇始终以“思想引领者、班级服务者、成长同行者”的定位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热心帮助老师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他还是个阳光、上进的男生,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品质。他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校园内外。在今年学校举行的百日誓师大会上,他作为学生代表,昂首挺胸,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带领全体高三学子宣读奋斗誓言,那坚定的眼神和洪亮的声音点燃了在场每个学子的斗志,成为冲刺路上最鼓舞人心的“青春号角”。他获得“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黄山市优秀少先队员”“黄山市美德少年”“黄山区新时代好少年”“黄山区优秀共青团员”“黄山区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在黄山市第五届“诵读中国”经典诵读比赛中获二等奖等。
孝善之泉:润泽心田的“暖流”
在焦翔宇的成长字典里,“孝”是镌刻在血脉里的基因。
自小在父母的孝行中耳濡目染,给爷爷奶奶端茶倒水、捶背揉肩是焦翔宇童年记忆中温馨的画面。小学时,看到爷爷提着重物步履蹒跚,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稚嫩的小手奋力托举重物,即使自己力气微薄,也要为爷爷分担那份重量。
这份孝心,并未止步于家门。当了解到社会上有很多需要关爱的老人,焦翔宇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只要有时间,敬老院便成了他常去的“心灵驿站”。在那里,他耐心地陪老人聊天,认真倾听那些沉淀着岁月故事的琐碎家常。他总说:“走进敬老院,能感受到宁静,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心安。”他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将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从家庭延伸到社会,让温暖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更多人的心田,也成为同龄人心中孝与善的榜样。
学海之星:照亮征途的“航标”
学业是学生的主战场,焦翔宇的优秀同样闪耀在求索智慧的星辰大海中。他深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将学习视为一场永不停歇的“心灵旅行”。
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航海家”,独创了一套高效实用的“三维学习法”。一维专注课堂:课堂上,他全神贯注,独创的“三色笔记法”令人称道——红色标注核心重点,蓝色记录疑难困惑,绿色标记拓展延伸。这份如同精密仪器绘制的笔记,成为同学们争相效仿的“学习宝典”。二维精准复盘:面对错题,他不回避、不气馁,而是独创“错题溯源法”。他将每次考试、练习中的错题,按知识点分门别类,绘制成直观的“知识漏洞雷达图”,每周日晚进行针对性“补漏”训练,将挫折转化为进步的阶梯。三维融会贯通:他善于打破学科壁垒,利用周末时间绘制跨学科的思维导图,让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激发创新思维。
这种方法不仅让焦翔宇的学习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列,还能让他腾出时间精力发展演讲、主持等兴趣特长。在黄山市第五届“诵读中国”经典诵读比赛中,他倾情演绎大气磅礴的《黄河颂》并获二等奖。在校园内各项活动中,作为主持人的他字正腔圆、台风稳健,展现出很好的综合素养。
成长路途中,焦翔宇始终在思想引领、孝善传承、学业精进的三重境界中执着前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常常以此自勉,将困境视作磨砺意志的基石,以乐观豁达的心态迎接挑战。“知识不应是堆砌的砖块,而应是滋养心灵的甘露。当我们学会用思考作舟、以兴趣为桨,就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遇见更辽阔的天地”。高考落幕,祝福他带着这份赤诚与热爱,乘风破浪,走出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通讯员孙志强、崔安,本报记者谢婷婷采写
□配文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校长说
让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
□黄山市黄山第一中学校长 伍卫华
从“黄山区新时代好少年”“黄山区优秀共青团员”“黄山区优秀学生干部”到“黄山市优秀少先队员”“黄山市美德少年”,再到“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焦翔宇是学校优秀学生的代表,折射出黄山区教书育人的成果。
黄山市黄山第一中学始建于1929年,近百年历史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校秉持“崇实求真”传统,遵循“向善尚美”校训,力行“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特色亮校”办学思想,在不断提升自身站位中走出“德体同修、文理并重”的特色办学之路,先后跻身“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行列。
建校迄今,学校于1929年至2003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8949人,于1958年至2025年共培养高中毕业生1.7762万人。作为学校莘莘学子之一,焦翔宇带着团省委表彰的光环告别母校,展翅高飞,而他“尽己所能,温暖他人”“挑战自我,敢于突破”的内在品质已经融入校园文化,激励着学弟学妹们用实际行动尽展新时代好少年的风采。未来,学校会有更多闪耀的“星火”汇聚,共同谱写属于黄山少年的璀璨华章。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