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张子雷:指尖架起“爱心桥”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璐 发布日期:2025-06-11 10:13:24 |
在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段庄村,有一位用“指尖”为家乡架起“爱心桥”、铺就“暖心路”的“85后”青年——张子雷。 他现任阜阳市颍泉区张子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是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城乡建设学院2022届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自2018年以来,先后利用电商平台帮助当地农户、企业销售农产品2000多万元,获评阜阳市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颍泉区十佳志愿者、颍泉区新型职业农民,并获得颍泉区青年五四奖章。
“小张给我送来了‘救命钱’”。2020年,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期,75岁的梁启侠是当时村里的贫困户,仅依靠养殖兔子支撑家中收入。那年,兔子市场行情不好,销量犯了难,梁启侠愁容满面。
“梁大妈,您别急,我上线帮您!”张子雷得知后,二话不说变身“云端推销员”,不仅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等线上平台帮助梁启侠发布销售信息,还联系城里的朋友和同学帮忙销售,朋友圈、抖音平台被“爱心助农”信息刷屏,电话一个个拨通……很快,梁启侠养殖的兔子找到了“下家”。如今,梁启侠已依靠政府扶持和自己辛勤的劳动,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帮别人解了难,最快乐的是自己!”张子雷朴实的笑容里,藏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满足感。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代领养老金,替困难户网购送货,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农产品滞销难题……这些“小事”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他积极参加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助力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公益活动,累计帮助乡村孤寡老人、儿童、困难群众1100多人。
当地居民遇到的更大挑战是农产品滞销。“眼看着蔬菜长势喜人,我既欣慰又焦虑,那段时间整夜睡不着觉”。张大妈是段庄村一位种植蔬菜的当地居民,她的蔬菜往年都在线下市场中销售,但在当年却成了一个“难题”。
“您放心,我一定帮您将蔬菜变现!”了解到张大妈的困境后,张子雷再次按下电商“快进键”。通过亲朋好友搭建销售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广泛发布销售信息,利用电商平台的便利把蔬菜上架推广……四个月后,当张大妈看着自家滞销的蔬菜被一批批地拉走,换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多亏有小张,积压蔬菜全部销售一空,我也终于睡了个好觉”。
自创业以来,张子雷利用电商平台帮助农户和企业销售香菇、草莓、土鸡蛋等农产品2000多万元,发起“微爱爱心团”,募集善款在颍泉区宁老庄镇、闻集镇等地开展公益活动60余场次,帮扶人员320多人。
现在,张子雷家中的墙壁上挂满各类荣誉证书,这是他“热心肠”的见证:2020年颍泉区“青年五四奖章”“阜阳市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阜阳市乡村振兴人才电商营销师职称证书、全国绿化委员会和中国绿化基金会“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我既然来自农村,就要做一个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服务员,带着乡亲们一起奔小康才是最快乐的事。”张子雷说。
![]() 张子雷(左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本版稿件由本报见习记者陈璐采写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