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贤:雏鹰振翅 智创未来
03版:阳光中学生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6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60期  下一期
马知贤:雏鹰振翅 智创未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王玥 发布日期:2025-06-09 10:48:42

安徽省新时代青年先锋

  编者按 立德树人结硕果,文明花开育新人。一直以来,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秉承“厚德、励学、敦行”的校训,弘扬雄鹰精神,涵养清荷品格,立足于学生全面、充分、自由、个性发展,注重锤炼学生综合素质,在校园环境营造、学科课程建设、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2025年安徽省新时代青年先锋马知贤正是该校育人成果的生动写照。


马知贤:雏鹰振翅 智创未来
  在数学与信息学的竞赛星河中,他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手握全国奥赛的铜牌、银牌,更摘得亚太信息学奥赛金牌;在班级管理中,他是尽职尽责的副班长;在平凡生活的细微处,他更是灵感迸发的小小发明家。他,就是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二(1)雏鹰班的马知贤。他的名字伴随着一次次突破和一份份担当,在青春的画卷上留下闪亮的印记。
马知贤参加2024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竞赛征途闪耀智慧光芒
  受父母启蒙,马知贤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就开始接触C++程序设计,从此打开了兴趣之门,从CSP考级到参加NOIP联赛,一步步积累和突破。进入中学后,他一边自学高阶数学理论知识,一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上机实践。超强的自学和自律能力使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中以来,他四次入选安徽学科竞赛省队。在第39届、第40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分获铜、银牌;在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银牌;在2024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牌等。
  “在备战信息学竞赛的过程中,我曾明显意识到身边缺乏同行的伙伴和交流的渠道,而网上的学习资源又晦涩难懂,内心感觉到迷茫和焦虑”。马知贤尝试静下心来慢慢磨、认真悟,在一遍遍地深究中逐渐攻克一个个难题。受益于学科竞赛,他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我和全国信息学竞赛领域的顶尖选手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努力追赶的同时我会放平心态、坚持不懈,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储备能量”。
  竞赛之路充满挑战。高一参加信息学安徽省队选拔时,马知贤志在必得,满心以为自己可以考到全省前列。考试过程中,他因为一道难题慌了神,导致全面崩盘。“虽然最终还是压线进了省队,但是比赛的体验感很不好。这一次比赛让我认识到,做任何事都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把眼下的事情做好才是首要任务”。之后,他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信息学竞赛中获得了满分。当问及参赛心得,他说好成绩并非来自于知识的爆发性增长,而是源于自信的力量。
  “竞赛教会了我如何勇敢面对压力与挑战”。每个人都会被自己的情绪影响,紧张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调整情绪,马知贤也有自己的小妙招:“一方面,回顾自己平时的努力,当你相信这些努力值得取得好成绩,紧张就能大大缓解;另一方面,把注意力放在做好每一道题、学好每一个知识点上,而不是排名、成绩等功利化的指标上。与其担心未发生的事,不如放松心态,把眼前的事做好,遇到挫折,直面反而能发现机会。”
  除了机械的刷题,深度思考也是极为关键的,这一点在学科竞赛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马知贤说自己并不喜欢在零碎的时间中掏出习题册奋笔疾书,或者打开电脑做题。他更喜欢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思考,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怎样推进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老师的课堂讲解中还有哪些没有涉及的细节等。

马知贤在学校数学竞赛训练中分享做题经验

责任践行引领全面发展
  日常在班级里,作为副班长的马知贤除了认真学习外,还会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籍介绍给身边的同学,把自己整理的好题分享给他们,打造共同进步、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此外,他还会主动和同学们一起攻克学习难点,鼓励身边考试失利或者竞赛受挫的同学重新出发;用微小的行动改善公共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在他看来,积极弘扬正能量并非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日常选择中坚守“对与错”的底线,用理性思维应对矛盾,以勇气突破舒适区。“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既是对自身品格的锤炼,也在潜移默化中为社会和校园注入正能量”。
  马知贤从小就善于利用身边事物的灵感搞些小发明。下雨天觉得打伞很拥挤,伞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很重,他就有了将雨衣融合在书包里的灵感,发明了便捷式书包雨衣。此外,他还将自己见到的东西进行整合、拼装,进一步发明出弹簧易取尺、家用小型太阳能遮阳板、钢笔字修正器等。“虽然现在看起来并不值得骄傲,但的确表现出我善于观察生活,有比较强的接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敢于把想象变成现实的创新创造能力”。
  除了竞赛和学习,马知贤还热爱体育、艺术,并参加主题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拿体育锻炼来说吧,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中考前,马知贤的膝盖受了比较严重的伤,半月板和交叉韧带都出现了问题,医生建议中考体育申请免考。可是,他在经过一段时间休养和治疗后又恢复了锻炼,强忍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最终在中考体育项目中获得满分。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很骄傲的经历,因为他用坚韧和拼搏证明了自己。

马知贤在学校校训石前留影

心系家国奔赴星辰大海
  “心系国之大者,行向星辰大海”是马知贤的志向。作为一名信息学竞赛生,他在算法、编程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如果能把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成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研领域急需的人才,是特别有价值的事。”他兴奋地说,“当自己的努力不再只是为了个人成绩,更是为了将来能推动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这样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会让我的努力更有方向和力量。”
  回顾成长经历,马知贤认为,新时代青年先锋应当具备理想坚定、勇于担当、吃苦耐劳、创新奋进等特质。未来,他将更加注重在实践中锤炼意志,积累经验,提升抗压能力;积极参与基层锻炼,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将创新思维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拓宽知识面,努力成为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点 评
少年当如炬 逐光向未来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政教处主任  王  玥
  马知贤同学以“士贵立志”为信念基石,在青春赛道上跑出了新时代青年的加速度。他以共青团员的使命为帆,用学科竞赛的辉煌战绩丈量成长厚度,以副班长的担当凝聚班级星火,让“你追我赶”成为集体亮色。当他化身志愿者时,又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经纬,在社会实践中诠释“国之大者”的青年注解。科技发明里的奇思妙想、文体活动中的全情投入,勾勒出新时代少年“硬核”与“温暖”并存的立体画像。
  从他身上,我们看见“自律者出众”的现实模样,碎片时间的精准切割、竞赛与文化课的平衡智慧,折射出超越年龄的韧性;也看见“利他即利己”的成长哲学,用榜样力量带动班级进步,在守护正义中传递温度。这些特质让他不仅是成绩单上的“领跑者”,更是精神坐标里的“发光体”。
  今日埋下的每一颗创新种子,都可能长成明日科技强国的栋梁之材;此刻播撒的每一份善意微光,终将汇聚成向上向善的星河。少年当如炬,愿他永远追光而往,始终以“敢探未知”的勇气拓荒知识疆域,带着“心系家国”的格局丈量人生尺度;永葆雏鹰的凌云壮志,奔赴更广阔的天地,让生命在奉献与超越中绽放璀璨光芒。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谢婷婷、通讯员王玥采写
  □配文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