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量子密码 窥见微观生命 显微镜下探秘微观世界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量子之微 科学方法搭建知识的“集成电路”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6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60期  下一期
显微镜下探秘微观世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瑞涵 彭锡恩 发布日期:2025-06-09 10:35:31

□八(2)班  丁瑞涵

 八(5)班  彭锡恩
 
  5月17日,在中国科大徐翔学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启了一场科技探秘之旅。其中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在理化科学实验中心探秘微观世界。
  “高分辨透射显微镜可以观测到极其微小的物体形状、元素,甚至原子排列组成……”我们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观看着电脑上放大的图像,直观感受到显微镜的强大。
  我们还了解了电子显微镜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的不同。传统光学显微镜,以外界可见光作为光源,可以观察到几百微米细小的物体。但面对更加细小、甚至只有几纳米的物体就力不从心了。而电子显微镜以电子为光源,可以观察纳米级的小物体,放大倍率可达10万倍。
  隔着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窗,我们第一次看清了苍蝇眼睛真正的模样。那些在阳光下泛着虹彩的半球体,放大10万倍后竟变成了由无数六边形拼接的蜂巢迷宫。每个小眼都像独立的水晶棱镜,整齐排列的复眼结构让人联想到天文馆里看到的卫星镜头。
  当老师切换发射模式时,纳米管的秘密突然在屏幕上绽开。原本细如发丝的材料此刻变成了由碳原子编织的透明竹林。这些中空的管状结构相互交错,在伪彩色处理下呈现出奇幻的蓝紫色光泽,管壁上整齐排列的纹路像极了美术课上见过的藤蔓花纹,一圈圈盘旋着伸向远方。随着电子束缓缓扫过,能谱仪的曲线突然跳动起来,“看,这条细线代表材料纯度。”老师指着屏幕上跃动的波峰解释。那些曾经在科普书上见过的“纳米材料”概念,突然变成了可以触摸的真实存在。
  电子显微镜不仅让我们看清了纳米世界的容貌,更揭示了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那些让苍蝇傲视风雨的结构,那些使纳米管坚不可摧的纹路,都在提醒着我们,真正的奇迹往往藏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