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青年:返乡创业有作为 马娜娜:在乡村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 李建:用科技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 青凤归巢 “团”聚动能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5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6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59期  下一期
李建:用科技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徐 发布日期:2025-06-06 10:21:53

  全智能加工,全自动筛选,全自动真空包装,全自动运输递送,全自动机器人装卸……在颍上县隆原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隆原米业”)的生产车间,一袋袋大米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快速高效地走完了分拣、装填和运输全过程。“返乡创业后,我运用在大学期间所掌握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知识,对家族经营的传统小作坊进行技术革新和迭代升级,打造了粮食粗加工新质生产力,让‘颍上大米’畅销各地,隆原米业的年产值从4000万元增长至1.6亿元。”李建说。

  李建,1988年出生于颍上县,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后代。2011年从西安外事学院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毕业后,李建在上海市工作了四年,在一家公司担任销售经理。尽管城市生活很美好,但李建内心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2013年他决定回到家乡,接管哥哥创办的隆原米业,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家乡的稻米产业作出贡献,并将米厂做大做强。
  刚回来时,隆原米业的生产方式还很传统,生产车间里机器陈旧,效率低下,稻米品质也不稳定。李建利用自己学过的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对生产车间进行一次大改造,升级了烘干设备,优化了色选流程,并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几年下来,厂里的效率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碎米率降低,出米率提高,并让每斤米的售价增加了0.1元。通过改造升级设备,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效益,投入产出比有了大幅提升。以前每天的装量是200吨,现在是600吨。现在,隆原米业的年产值已达1.6亿元,成为颍上县的“米业明星”。
  李建深知原粮自控的重要性,为此他承包了1000亩土地,并成立了颍上县隆原米业产业化联合体,该联合体由七家家庭农场和两家种植合作社组成,管理着近万亩土地,以种植受南方市场青睐的长粒籼稻为主,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以前是农户种什么,我们就收什么。现在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种什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溢价高,需求量大”。
  面向市场才能长盛不衰,每年李建都要外出三四次,到广东、福建、广西等地考察市场,维护客户关系。
  “不同区域的市场对米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广东人喜欢吃软一些的米饭,而湖北人则偏好硬一些的米饭,新疆的手抓饭对米软硬的要求也跟很多地方都不同”。
  为了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李建对原粮的种植、收购以及设备配置、配米秤的使用都做了调整,“软硬米的混合比例,如3∶7或5∶5,都需要精心调整,我们用电饭煲煮饭,然后试吃,根据口感一点点试验”。
  李建说,颍上县的原粮具有明显优势,水系优良,大米富含硒和铁,口感适中,不软不硬,南方地区、长三角、云贵川等地对颍上大米都有很高的认可度,2024年,颍上大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仅依靠传统渠道销售大米是不足的,李建意识到必须拓宽销售渠道。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电商业务,并与超市、团购平台合作,让颍上大米销售面更广。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大米飘香全国,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回到家乡,一起将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加美好!”李建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