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劳动的故事
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5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55期  下一期
我与劳动的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可心 汪梓宸等 发布日期:2025-05-26 15:15:19

  劳动是贯穿岁月的旋律,奏响着成长与收获的乐章。对于新时代的少年而言,劳动更是成长路上的勋章、心灵深处的宝藏。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劳动月里,本报学生记者们化身故事的记录者,将劳动时的所见所感化作灵动的文字。字里行间,既有泥土沾染指尖的真实触感,也有收获成果时的灿烂笑容,更藏着无数温暖与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这些属于少年的劳动之歌,感受劳动赋予成长的独特力量。


淮南市谢家集区第一小学
  二(2)班  赵可心
  小时候我对劳动的认识仅限于家务活,在妈妈的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扫地、拖地、洗碗、叠被子等简单的家务劳动。这些活看起来简单,却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学校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布置图书角、整理桌椅、擦黑板等。在一次次劳动实践中,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劳动是伟大的,劳动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指导老师  秦  燕    

舒城县千人桥镇千人桥小学
  二(1)班  汪梓宸
  我是一个喜欢劳动的小男孩。每当轮到我值日时,我便主动承担起擦黑板和扫地两项任务。擦黑板时,我仔细擦掉每一处字迹,不留一点痕迹;扫地时,我认真清扫每个角落,不放过一点纸屑。劳动结束,看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满心欢喜。每次完成值日任务,成就感就像涨潮的海水,将我的心填得满满当当。
  校园值日不仅让我学会了担当,更让我明白:一双手的力量虽小,却能拂去尘埃,创造出让人心旷神怡的美好天地。
  指导老师  汪步胜    

灵璧县西关小学
  六(2)班  陈梓怡
  挽起袖口,掌心贴上泥土的那一刻,我才真正读懂“汗滴禾下土”的分量。劳动实践像一面棱镜,将“劳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折射出意想不到的光芒——它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协作与自我认知的深刻修行。
  在家中的庭院,我亲手种下了几颗向日葵种子。每当阳光洒落,我都会细心地为它们浇水、除草。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小的种子破土而出,嫩绿的芽儿逐渐长成了挺拔的茎秆,金黄的向日葵花朵也绽放开来。
  劳动实践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让我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向日葵在阳光下绽放,我在劳动中收获成长。让我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用劳动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绚丽的光彩!
  指导老师  张  丽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
  二(1)班  杨轩语
  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原来是妈妈在教我制作父亲节“惊喜”——辣椒肉丝土豆片。在她的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切好土豆片和辣椒丁,洗净食材,备好肉丝。
  虽然初次下厨有些紧张,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成功完成了这道菜。品尝时,妈妈连连称赞,我却知道这份美味源自她的耐心教导。
  望着妈妈忙碌的背影,我突然意识到她为家庭的默默付出。虽然母亲节已过,但我决定从日常小事做起,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让这份温情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指导老师  向晓曼    


萧县龙城镇龙山子小学
  三(2)班  张若依
  晚霞透过厨房窗户,在瓷砖上洒下橘色光斑。我系上妈妈的碎花围裙,像披上战袍般站上小凳子,正式开启与碗碟的“对战”。洗洁精挤入水中,轻轻一搅,水池里瞬间涌起蓬松如雪山的泡沫,筷子们整齐地站在碗架上,仿佛等待检阅的士兵。
  正当我哼着歌擦拭盘子时,一只裹满油星的大碗突然“哧溜”滑出手心,我眼疾手快,用海绵“战甲”牢牢截住,惊出一身冷汗。在泡沫的魔法加持下,原本油腻腻的碗碟渐渐露出锃亮的“真面目”,在灯光下闪着星星般的光芒。
  “哇!你是咱们家的洗碗小超人!”妈妈竖起大拇指的瞬间,我的心像装满跳跳糖般雀跃。原来,劳动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场藏着泡泡魔法与惊喜的奇妙游戏!
  指导老师  曹雯雯    


太湖县徐桥小学
  五(4)班  汪怡朵
  初夏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奶奶的菜园,我握着小铲子,像个小园丁般干劲十足。我先用铲子小心地刨开泥土,给瓜苗翻出一张松软舒适的“床”,泥土里还藏着几颗圆溜溜的小石子,像是给床点缀的小装饰。接着,我捧起嫩绿的瓜苗,轻轻将它的根部埋进土里,再给它盖上一层又一层土黄色的“被子”,仔细压实边角。最后,我拎着小水壶,给瓜苗浇上清凉的水,水珠顺着叶片滑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着生机勃勃的瓜苗,我想着自己就像它一样,在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成长,满心盼着它快快结出大西瓜。
  指导老师  唐  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