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企业共青团工作探索与实践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炜 发布日期:2025-05-23 11:58:52 |
皖团思享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精神,抓好《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凝聚青春力量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在全省各级共青团干部中营造深学细悟笃行的良好氛围,搭建共青团干部学习交流平台,特开设“皖团思享汇”专栏,邀请全省部分共青团干部结合本单位(系统)团的工作,撰写署名文章。
企业共青团工作探索与实践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团委书记 赵 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企业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体的桥梁和纽带,更应履行好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一、企业共青团工作对象的特点
当前,“90后”“00后”已成为企业共青团工作对象主体,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接受信息渠道日益多元,思想观念日趋多样,个性追求更加鲜明,行为方式更为自主。特别是随着企业科技创新力度的加大,新入职员工的学历越来越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开阔。他们不仅对公司的改革发展高度关注,而且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意愿也十分迫切。这些显著的变化给企业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企业共青团工作改革的思路
作为安徽省首位产业的汽车企业,面对新时代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应该如何改革创新?如何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中发挥青年力量?
首先,是要知企业、懂青年。知企业,要求共青团组织充分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找到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和瓶颈,进而找准共青团工作的发力点。懂青年,要求建立共情思维,融入青年圈层,做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通过软实力做好硬管理。
其次,要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要运用青年喜爱的交互方式,探索团组织建设新载体。突破传统行政单元建制,构建覆盖广泛的新型组织体系,打造有活力型阵地,推动同领域、跨企业团组织和青年间的资源共享、交流学习。要深入研究如何以数字化赋能团组织工作创新,善用网络新媒体捕捉青年关切,服务青年需求,把新媒体作为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阵地,组织开展线上学习交流会、线上相亲交友会、线上游戏比赛等,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把“线上”和“线下”、“键对键”和“面对面”结合起来,增强联系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最后,要塑品牌,切实带领青年建功立业。要继承创新老品牌,坚持“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等品牌创建,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要创造新时代新品牌,包括青年讲师团、青年文化周、青年训练营等品牌活动,吸引更多团员青年积极参与,达到好的效果。
三、企业共青团工作体系的搭建
近年来,江汽集团共青团不断探索与实践,创新搭建“135”工作体系,坚持“为党育人,为企建功”一条工作主线,通过实施“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青年成才工程、岗位建功工程、青年温度工程、团建强基工程”等五项工程,进一步促进企业共青团工作实现“基础、品牌、价值”三类提升。
一是深化思政引领,实施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充分把握企业青年现状和当代青年特点,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思想引领品牌活动,探索青年易于接受的活动方式,通过“团青大课堂”、红色寻访、线下读书交流会、“看得见的榜样力量”青春分享会、“制造强国 青春聚力”中国制造日主题团日,引领团员青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践行为党育人,实施青年成才工程,充分把握青年发展需要,打造有企业特色的成长提升品牌活动,规范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新知识员工“入职第一课”,搭建设计大赛、工匠技能大赛等多个专业领域赛事平台,匹配成长诉求、提供成长机会、发掘优秀人才。
三是立足为企建功,实施岗位建功工程,充分把握青年成长规律,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强企有我”行动,对标公司重点工作计划,聚焦研发、制造、营销、安全等领域,校准结合点和着力点,推进青年文明号、青年课题攻关、青年营销训练营等活动,让广大青年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特点,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展现青年的真才实干,激扬青春热力、激发内生动力。
四是关心关爱青年,实施青年温度工程,准确把握青年所思所想、所忧所盼,通过打造青年文化艺术节品牌,策划开展大型青年交友会、青年读书会、“我为青年办件事”等活动,聚焦青年八小时以外需求,实施“青‘村’有约”、“青年夜校”品牌活动,持续提升青年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五是夯实团建根基,实施团建强基工程,完成《共青团标准化流程手册》的编制发放,更新《基层团组织生活记录簿》《团委会记录簿》,完成共青团组织工作标准化体系的搭建。坚持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把团的建设纳入同级党的建设总体规划,确保党委各项要求落实到共青团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
实践证明,企业团组织通过“135”工作体系的搭建,能够有效激发组织活力,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新时代企业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