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李传荣:扎根三尺讲台三十九载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璐 陈明 发布日期:2025-05-21 11:04:08 |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看到了无数乡村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是自豪的,因为我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从青丝到白发,从20世纪80年代走上讲台,淮南市大通区泉源小学语文教师李传荣已经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近半生。 “八个字 我记了半辈子”
1986年,李传荣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和满腔热血,走上了乡村教师的岗位。她所在的泉源小学位于淮南市最东部,坐落在一片田野中。几排瓦房组成了教室,墙壁斑驳,窗户没有玻璃,只用塑料薄膜勉强遮挡着。桌椅参差不齐,有的缺了角,有的摇摇晃晃。设备更是少得可怜,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是李传荣全部的教学工具。
“当时的道路建设不像现在,遇到天气恶劣,需要徒步半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道路泥泞,走到学校时,下半身满是雨水泥水,狼狈不堪。”回想起初到学校的那段青涩岁月,李传荣有些哭笑不得。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李传荣也曾有过短暂犹豫,但一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她心中的信念就变得无比坚定:“我一定要留下来,为乡村学生开知识的大门,改变他们的命运。”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为了尽快成长,李传荣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奔波20多千米去市里的新华书店购买教辅资料,认真钻研;结合教学大纲,针对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精心设计,精益求精。
“我的教案有两份,一份是写在教案本上的,一份是写在语文书上的。哪里是关键处,哪里要延伸,哪里个别学生需要强调,都一一做了详细的备注”。
功夫不负有心人。每年李传荣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都很理想,当时的老校长夸道:“班级交给小李放心。我们需要这样有满腔热情和态度端正的老师。”
“现在,老校长早就退休了,但他送给我的这八个字‘满腔热情,态度端正’,我记了半辈子,从来没有忘记”。
“李老师,我们想把孩子送到你的班上”“一早就来了,真怕来迟了进不了你的班了”“还有家长正在赶来的路上呢”……
现如今的李传荣已“声名远扬”。2024年春日的一个早晨,李传荣刚到学校大门口,就被一群家长和孩子团团围住。彼时,泉源小学邻近的一所小学准备分流,学生可以在学区内自由选择学校就读。家长们纷纷找到李传荣,希望将孩子送到她的班级。
“家长朋友们,我的班级已经满员,能否去别的学校问一问呢?”
“李老师,我们就信你……”
每一年,李传荣的班级,学生总是“满满当当”。本可以在三年前退休的李传荣也放不下这三尺讲台,至今仍坚守在教学一线。
五里山路“寻亲记”
“我一直坚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心灵的呵护和爱的传递。”对于李传荣而言,教师关联着无数家庭,39年的教学生涯,她从未停止“教书育人”,更一直坚守“教书行善”。
2014年,李传荣班里一名叫萍萍(化名)的学生,因母亲去世,始终走不出悲痛的阴影。李传荣和其他老师一有机会就开导她,拉着她说些心里话。
有一天下课,李传荣发现萍萍跟着她走出了教室,又默默拉着她的手,跟她进了办公室。
“李老师,我没有妈妈了,我觉得自己好可怜啊,李老师,你当我的妈妈吧!”一走进办公室,萍萍说着说着,眼泪止不住地流。
李传荣蹲下身来,抚摸着她的头发,擦去她的眼泪,也时不时抹去自己眼角的泪光,“孩子,你姓李,老师也姓李,你别叫我妈妈,以后就叫我姑姑吧。你放心,姑姑会一直关心你、爱护你,直到你长大!”
她记得,多年前,自己失去母亲时,也是被一群孩子治愈的。
2000年深秋,李传荣请了从教以来最长的一次假——为了料理母亲的后事。
第三天的傍晚,李传荣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中。突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一打开家门,几十个学生涌进房间,将李传荣团团围住。
“老师,我们想你了”“老师,你怎么哭了”……
一阵暖意涌上心头,李传荣止不住地流泪,轻轻抚摸着学生们的头问,“从泉源到上窑有五里多路,你们一群小娃娃是怎么来的?”小班长告诉她,他们记着地址,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找到这里。
“那时候乡村的学生放学没有大人接送,我都不敢相信,他们几个二年级的学生就这么走来了。”一想到这些,李传荣的声音又有些哽咽,这份由衷的情谊让她至今难忘。
“一届又一届学生,有的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困境;有的因为父母离异,心灵受到创伤,但我始终相信,只要用心去关爱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就一定能为他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李传荣说。
一日一日,一年一年,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们来了一批又一批,站在讲台上的那个身影却从未动摇,学生用爱支撑她在讲台上39载,她用爱铺满了千万个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 李传荣教授学生二十四节气知识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