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基层“铺路人”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思佳 发布日期:2025-05-14 11:29:33 |
“基层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3月21日,安徽审计职业学院邀请2011级校友郑敏,以“植根基层 筑梦未来”为主题,为2023级、2024级学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郑敏现任庐江县白湖镇金湾社区党委副书记,自2014年从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毕业后,曾留校任职辅导员,承担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此后,他投身基层,在白湖镇金湾社区开启了新的奋斗历程。
结合自身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郑敏向学弟学妹们解读了基层就业政策,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工作经验以及在基层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收获,他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鼓励大家要敢于到基层一线去锻炼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他还就如何适应基层工作、如何与群众沟通交流、如何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问题,为学生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鸡米果(芡实)每6天采收一茬,可以连续采收12茬,产量和价格都迎来了丰收。”近年来,庐江、长丰等地围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芡实种植,建立厂房,开展深加工。小小的芡实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豆子”,更成为乡村振兴、富民兴村的“大产业”。一位金湾社区芡实种植大户看着自家100余亩芡实开心地说。
郑敏告诉记者,芡实产业是该社区的主导产业,从种植到采收,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每年光采摘就给全村带来不少的收入。
回村担任村干部以来,郑敏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庄发展和建设中。为了改变村庄落后面貌,他和社区“两委”,积极流转土地,盘活集体资源,2023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6万元。带领村民们发展特色农业,引进了新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郑敏和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为村庄争取了“金港湾”扶贫资金217万元,2023年申报粮食烘干中心及水稻育秧中心建设,申请财政衔接资金1169万元,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在他和社区“两委”一班人的努力下,“金港湾”等产业基地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增加了收入,近年来,返乡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水泥路从以前的“村村通”到现在的“户户通”,从以前的小沟小渠到现在纵横交错的河道网,郑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畅通工程”“小型公益”等项目,村民们的出行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在他和社区“两委”一班人的努力下,人居环境改造村庄越来越多,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显著提高。
2020年金湾社区作为蓄洪区,有596户农户财产遭遇损失,郑敏主动承担核灾任务,奔赴灾区,入户登记,两周内完成782万余元的农户受损财产核定,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关注老百姓的切身问题,把村民利益放在首位,郑敏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村民们解决实际困难。近年来,他以“一线为民办实事”集中服务日和党员活动日等为契机,组织党员志愿者入村入户,为村民们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将关怀和温暖送到村民心间。
郑敏2021年被白湖镇政府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年、2023年被白湖镇政府评为先进个人……多年来,郑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为村民寻找致富之路,成为当地群众的贴心人。
![]()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