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穿越”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洪畅 邹妍等 发布日期:2025-05-12 10:28:22 |
□七(8)班 洪 畅 七(4)班 邹 妍
七(18)班 蔡亦山
“巢湖明月”,擎引未来。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三千年庐州星云激荡”。回望历史的长河,计算一直陪伴人类到今天。为何以“巢湖明月”命名?因为巢湖是合肥市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合肥因此被称为“大湖名城”。
5月7日,我们以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的身份来到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感受合肥被喻为中国量子之都的科技魅力。讲解员袁慧娓娓道来的讲解让我们仿佛“穿越”古今,感受到了计算机物质构造的前世今生。
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结绳记事开始,到公元前60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这使得计算更为方便快捷。之后的时间里,算盘在我国的计算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直到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这直接拉开了我国与世界的距离,再回头看算盘,已然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方面落后,科技也不例外。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1958年我国造出了首台电子计算机。1983年自主研发出了首个算力破亿次的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它也被称为“两弹一星”的幕后英雄。
如今,合肥市“巢湖明月”计算机群是当前“最强大脑”。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未来才能担当国之大任。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