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与窑火中的创业诗 “园丁”尹鲁俊:把花养成幸福的事业 “大师傅”张磊:在窑烤面包里发酵“诗和远方” 让青春与青山同频共振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4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48期  下一期
让青春与青山同频共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郑泽军 发布日期:2025-05-09 10:53:29

采访札记


  在走访尹鲁俊和张磊的创业故事时,团宣城市委的服务网络始终是隐形的脉络。这座皖南小城为何能孕育出如此多具有生态意识的青年创业者?答案或许藏在该市“青创会客厅”“青年创业沙龙”的思想碰撞中,更藏在政策服务团为涉农企业定制的“科技助农锦囊”里……
  记者从团宣城市委了解到,近年来,该市一方面健全工作机制,密切联系青年创业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与青年创业者面对面交流,通过市青联、市青企协等青年组织,联系吸纳一批青年创业者。依托青年创业园,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支持,开展创业培训。另一方面搭建交流平台,倾力服务青年创业者。组织“青创会客厅”“创业沙龙”“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等品牌活动,联动长三角G60九城市青年创业者,开展跨区域交流活动,促进青年创新创业,营造青年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此外,整合社会资源,助力青年创业者发展。举办“青呼我为 科技助农”活动,为涉农企业赋能。组建政策咨询、法律顾问、金融服务等为企服务团,为青年创业者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团宣城市委通过“一线工作法”建立动态数据库,精准对接青年需求,以“场景化平台”激活青年创业者的创新势能,更以“资源集成站”破解青年创业发展的瓶颈。通过这“三重机制”构建的创业生态,不仅帮助更多“尹鲁俊”“张磊”们在山水间找到了事业坐标,同时为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谢婷婷、通讯员郑泽军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