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正当时 青春再“滁”发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4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48期  下一期
逐梦正当时 青春再“滁”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陶芸丝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5-05-09 10:49:25

  共青团滁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团结带领全市青年助力“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青春盛会。

逐梦正当时 青春再“滁”发
  逐梦前行,青春如歌;五载回眸,青年有为。五年来,团滁州市委在滁州市委和团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三个根本性问题,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锐意进取、创新实干,谱写了滁州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工作的新篇章。

在践行为党育人使命中坚定青春之志

  五年来,团市委始终把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广大青年更为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少年。五年来,团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扎实推进团员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等重大节点,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党史学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持续推进“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行动,组织“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开展“六进”宣讲、青春思政课覆盖青少年200余万人次。
  用一体化育人塑造青少年。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制度,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批入队、推优入团、推优入党机制,在全省首创团员发展积分制度。大力实施新时代滁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持续为党塑造品格过硬、作风优良的青年政治骨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强化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政治引领。积极选树“青年五四奖章”“新时代青年先锋”“两红两优”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150个集体、235名个人获国家、省级表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少年。坚持思想洗礼与实践锻造相结合,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泛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活动,吸引青少年110万人次参与。打造“滁英少年寻红迹”寻访实践、“红青亭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原创主题团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歌曲《心中的向日葵》等先后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线上平台展播,全团、全队千万人次共同学习。

在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中贡献青春之力

  五年来,团市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在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火热实践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大力推进人才引育。推动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团北京市委在滁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菁英学子·智汇滁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6500余名大学生参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举办“青年学子家乡行”“菁英学子看滁州”主题活动150余场,参与学子近万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作为全省唯一项目纳入共青团中央“三下乡”专项。
  全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市、县两级团委与长三角地区7个团组织结对共建,成立滁州市驻北京、上海等5个青年人才工作站,实现长三角地区全覆盖,推进琅琊山文创宣传入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承办长三角少先队交流活动,向来自三省一市80多名少先队领域专家和知名中小学校少先队工作者展示滁州少先队风采。
  奋力投身乡村振兴。成功承办全国青联助力乡村振兴(小岗)大会。对接科技助农专家(博士)为21个青年创业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和规划。持续选树“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选聘四批近千名在校大学生兼任乡镇(街道)团组织副书记,开展巡回宣讲暨“千名学子走百村,我为振兴献一策”主题社会实践。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项目,开展“青春助农”等主题活动。
  聚力开展志愿服务。着力打造“亭爱您”志愿服务品牌,全市注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487个、注册青年志愿者24.3万人,每年志愿服务时长超150万个小时,2人获评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服务世界U18女子手球锦标赛、中国农民歌会、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省十五运、滁州马拉松、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赛会活动,投身地震救援、抗洪抢险、森林护绿防火等重点工作,收到感谢信20余封。

在密切联系服务青年中展现青春作为

  五年来,团市委始终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坚持面向基层、依靠青年、植根青年,最广泛地汇聚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切实解决好青年的“急难愁盼”。
  促进青年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纵深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市县两级建立完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青年工作体系逐步健全,青年发展大格局逐步形成。滁州市、明光市入选首批安徽省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以推进试点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一批青年发展型园区、社区、街区。聚焦青少年所急所盼的民生问题,推出并办好“十大青年民生实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两年举办青年企业家早餐会,面对面沟通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成效进一步提升。实施“青春起航”青年就业促进行动,搭建“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各类青年公益招聘活动超千场,建设“满天星”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滁求职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及就业保障。开展“我在滁州‘亭’好的”探名企带岗直播,组织大学生近距离感受滁州产业发展态势,对接岗位需求。大力扶持青年创业,争取省级皖北贷款贴息资金超300万元,建设四批共38个市级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推报24个获评省级示范基地,争取扶持资金200余万元,推出“青企贷”“青创贷”等金融产品,发放贷款超6000万元。
  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持续打造“青春悦+”交友联谊品牌,全面推广“青年夜校”公益服务项目,开展活动200余场,服务青年超2万人次。全力做好青少年权益维护,开展“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累计募集资金超300万元,改造“梦想小屋”62间。持续推进“童心港湾”“情暖童心”“青春自护”等品牌项目,“青春法治学堂”项目入选全市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服务管理专项行动,建好用好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台,全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来安县检察院获评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

在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中夯实青春之本

  五年来,团市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对标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团管团,为全市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突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性。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内在自觉。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第一议题学习、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标准落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团市委领导班子建设,完善议事决策机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突出队伍建设强化先进性。加强团员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严把团员入口,调控团员发展,规范畅通推优入党、推优入团渠道路径,新发展团员4.44万名。加强团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进一步严肃团内纪律,依规稳妥开展违纪违法团员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工作。加强学生团员档案的管理和转接,年度学社衔接率均保持99%以上。团干部教育培训更加突出政治培训和思想教育,累计培训2600人次。扎实做好全市7个团属“四类协会”改革,组织建设运行更加规范。
  突出改革创新强化群众性。坚持党建带团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余静带队来滁开展专题调研。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夯实团的基层基础,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城市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成效显著,基层团组织力量得到明显增强。组织覆盖持续扩大,建立快递、外卖、互联网等16个行业团工委团组织,增幅220%,“两企三新”团组织新建2400个、增幅300%。创新团的组织交流共建模式,互联共建获得团省委推广肯定。少先队、青联、学校共青团、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走深走实,县级青联组织、学校少工委、中学团校实现全覆盖,推动少先队职称评定“双线晋升”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滁州“青年夜校”走进长电科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来滁开展访学活动
2023长三角少先队交流活动
2024年第十届世界青年(U18)女子手球锦标赛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陶芸丝、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