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适应性如何在实践中落地 “三对接五平台”赋能“六个之城” 做好“融”文章 让职业教育“香”起来 对接产业需求 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引领” 校企双元育人 要“收割”更要“播种”
02版:教育大家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4月0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8期  下一期
做好“融”文章 让职业教育“香”起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庆梅 发布日期:2025-04-09 15:10:34

□肥东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黄庆梅

 
  近年来,肥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共有5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4979人。2022年、2024年,肥东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两次获省政府激励表扬。合肥理工学校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职业教育适应性,输送的人才质量是最基础的条件。为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肥东县持续加大优质师资力量的调配。全县中职专任教师951人,同时吸纳行业技术标杆、企业能工巧匠等优秀“双师型”教师579人。2024年,合肥市中职教学成果奖28个,肥东县荣获10个,占了全市的36%。60余人在省部级教师教学能力和班主任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在促进质量提升的同时,肥东县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新模式。以企业用工技能需求为导引,新设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55个(类)专业。2024年,校企合作的企业数由2020年的90家发展到204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人数从2020年的1200人上升到3713人;校企师资互兼互聘人数从2020年的52人增加到159人。2024年,肥东县4个行业领域的县域产教融合体建设申报已全部获得省级立项公示。
  就业有门路,升学有通道,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在肥东县,各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以安徽医药卫生学校为例,该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80%以上毕业生留在当地工作,实现了“实习+就业”无缝衔接的育人目标。
  肥东县紧紧抓住“技能大赛”和“对口升学”两个着力点,以合肥理工学校、合肥东辰职业学校、安徽医药卫生学校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学校,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9枚,获国赛奖20多个(含双创大赛)、省赛奖70多个、市级奖200个。安徽省高职院校分类和对口招生考试肥东考区共录取4188人。
  下一步,我们将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职普联招等方面发力。为适应人口变化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及时对本地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和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淘汰和停招部分专业,每年根据各校自身专业资源优势新增若干新兴专业。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