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里的文化记忆 清茶人生 我们一起走过 青春律动
07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7期  下一期
清茶人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林龙 发布日期:2025-04-03 15:47:42

□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一(26)班  马林龙

             辅导教师  徐  静
 
  白瓷盏中几片茶,香叶嫩芽飘荡,在春寒料峭中散发着温暖。暖阳透过窗檐,栖息在绿色小舟上,风吹水面,舟漾涟漪,细乳戏分茶。
  在这凄清的天气中,茶是洗尽寒意和困倦的秘方。透窗远眺,阵阵绿影婆娑,南方的茶园若隐若现……
  皖南研学,时值季春,草木葳蕤,采茶如火如荼。颠簸一路,山形摇曳,碧蓝的天下,尽是郁郁葱葱的茶树,一排排,循山势波澜,春风拂过,演奏着春的乐章。时有屋舍点点,袅袅炊烟。偶尔也会见些许采茶人,有的正头戴一顶竹制的圆锥斗笠,有的缠着花花绿绿的头巾,身着花格外衣,或是民族服饰,手挎竹篮,弯腰撷取着茶枝尖端的绒绒嫩芽——像花点缀着草,点缀着大山。
  到了村镇中,不远几步就能看见一家茶叶店,把新采来的茶叶晒在店门口,或嫩绿、或墨绿、或绿中带黄,片片茶叶,缕缕幽香,沁人心脾。透过店门,常能看见店中灯光下摆着青石板茶台,桌上总有几盏青花瓷器。日高人渴,漫思茶水,恍入一家小店,老板娘便会热情地招呼坐下,活火分茶,生香熏袖,一杯清茗,瑟瑟茶尘,泻时如松风忽作,素瓷雪色,味浓香永。墙上或会挂上或皎然或陆羽的诗文名句,给往来客增添丝丝韵味。杯身微烫,水雾氤氲,便有寒意,也随蒸汽飘散,小嘬一口,细抿复呷,知涩知香,入喉回甘。
  听当地人说,这里人世世代代以采茶为生,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计,更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寄托,没了茶,他们又该如何呢?
  新采的茶叶,并非直接就能泡水喝的,要经历多道加工步骤,制茶的手艺人会将茶尖儿摊晾萎凋,把茶叶倒进大铁锅里,高温翻炒杀青,在此之后还要揉捻、炒二青、慢慢烘干,直到茶叶叶片干瘪、蜷缩,方才装入袋中密封。春天的气息便在此刻被封印进了大大小小的盒盒罐罐中,人们在需要时,可抓一把茶叶,轻投入杯中,看白瓷盏中的水渐渐由透明变为淡黄、浅绿,或是红褐色——被藏起的春,便在此刻于杯中,日光下澈,轻盈飘舞,往来翕忽,即便窗外是雪虐风饕,也被春意融释。
  经摇香、高冲等种种步骤,茶的清,裹挟着水的湿,从碗中逸散开来,清香甘甜适口,填满胸腔,使人一新,勾人心弦,似置身于茶园,恬适地躺在地上,空气中掺杂着茶的植物纤维与泥土的芬芳,醇厚、馥郁、柔嫩、淡雅——这是茶自己的一身清香,这是冬去春来的槁木逢春,这是饱经风霜的旷达乐观,这是高温过后的涅槃重生,这是劳动人民奏响的春的赞歌。
  想到此处,只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漫漫长路,我们总要忍受烈阳照射,高温洗礼,在泥泞的前行之路面前,我们何尝不会踌躇不前?但只要我们踔厉奋发,耐住烈日磨砺与反复揉捻,在砭骨的寒气中,燃起心头的希望,方能如茶一般,给自己的人生留得一身清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静下心来,茶静静在岁月中,不断沉淀,任季节迁流、冷暖转捩、物候嬗变、节序更张,寻浮生半日闲,从容面对一切风浪,在起伏间盈满袖清香,展笑靥片片——正像那绿树青山中世世代代的采茶人一般,迎骄阳,历风雨,汗滴落在棕黑色的土壤中,烙下辛勤的印记,传承着祖祖辈辈遗留下的,茶的家训。
  一盏清茶,一场人生,一路生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