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给高三学子的“备考锦囊”(下)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林梅 发布日期:2025-04-03 15:56:12 |
编前语 数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距离2025年高考仅剩两个多月,时间虽短,却很关键,这两个多月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全力冲刺的宝贵时光,稳住心态,保持好冲刺状态,是每个考生和家长的夙愿。本期编辑部联合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铜陵市第一中学,邀请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王洪军、吴越两位学长,通过分享他们自身的备考经历,传授高考冲刺的经验,以飨读者。 ![]() 支 招 人:王洪军
铜陵市第一中学
2024届高中毕业生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
支招科目:物理、化学
物理:从“模型思维”到“考场实战”
物理是理科中的“逻辑王者”,但高三复习时切忌陷入盲目刷题的误区。我的建议是:
1. 核心模型法。高中物理难题往往由基础模型变形组合而成,如斜面模型、弹簧模型、电磁复合场等。建议大家可以试试两种方法,一是整理模型库,将课本、作业、试卷中的经典模型分类整理,标注每个模型的关键条件、公式和易错点。二是拆解复杂题,遇到难题时,先尝试分解为若干基础模型的组合,再逐步分析。
2. 高频考点专项突破。比如力学与电磁学分值超70%,那就要重点突破牛顿定律、能量守恒、电磁感应、带电粒子运动等模块。实验题相对容易保分,大家要牢记课本实验的步骤、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如游标卡尺读数、图像法处理数据等。
3. 刷题策略。建议大家尽可能限时训练,即选择题控制在20分钟以内,大题每题不超过15分钟,培养考场节奏感。同时学会错题归因,注意记录错题与错因分析,将错题分为“计算失误”“模型不熟”“审题偏差”等类型,针对性补缺补漏。
化学:构建知识网络 抓牢“必得分”
化学知识点琐碎,但规律性强。高三复习的核心是“系统化+精准记忆”。
1. 知识网络法。大家可以尝试画思维导图,按“元素→单质→化合物→反应”梳理主线(如硫、氮、金属等),标注特性与转化关系。还可以试试口诀记忆,如原电池“负失氧,正得还”、电解池“阳氧阴还”等,快速突破电化学难题。
2. 高频题型抢分技巧。例如工业流程题:关注“原料预处理→核心反应→分离提纯”三步逻辑,总结常见操作目的(如粉碎原料增加接触面积、煮沸去除溶解氧等);实验大题:注重语言表达,答题模板化,如“检验某物质”的步骤为“取样→加试剂→现象→结论”。
3. 回归课本细节。一是要注意冷门易错点,如焰色反应需用铂丝而非铁丝或玻璃棒,酯化反应加入试剂的剂量与顺序,医用酒精浓度等,这些细节往往是选择题拉分关键。二是特例记忆,如标准状况下不为气态的有SO3、H2O、HF、酒精、苯等,一般来说这些特例都是选择题考查的对象,平时一定要多加记忆。
![]() 支 招 人:吴越
铜陵市第一中学
2024届高中毕业生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
支招科目:数学、生物
数学:量变引起质变
作为在考场上亲历高考数学改革的人,对新高考的数学模式有着一种说不清的感情。一方面,我们觉得它过于抽象,难易梯度过大;另一方面,我们又会持有以往高考的满分意识,竭尽全力地想做出最后那道题。
关于备考复习,我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是肌肉记忆。在19道题的时代,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这张卷子的难易,以及我们是否有可能把最难的几道题做出一部分来。因此,我们必须要强化自己的基本功,保证自己可以以最高效率拿下基础题,并且保证极高的得分率。这就需要大家要进行大量的限时训练,训练自己在极限情况下面对卷子的心态以及做题手感。在卷子选择方面,比较推荐高考真题以及高三模考题,这些题目普遍质量较高,借鉴意义比较大。
二是抓牢分数。高考时拉开差距的往往不是那些压轴题,而是那些看似简单的题。这种错误经常被称为粗心。这种错误因所谓“会做却做错”的理由被合理忽视,最终导致更大的损失。这里给大家一些对抗粗心的建议:一是错题本。大家一提到错题本,感觉就是用来记录难题、怪题的。但是我认为,在进入高三后,难题、怪题越来越不是我们的学习重点,反而是那些简单题、易错题更值得收录。我当时做立体几何和圆锥曲线题目时经常算错。此后每次算错,我就把题干抄一遍,自己在错题本上再算一遍。要是还错,我就再写一遍过程,直至对为止。写完后,我会记录一下这道题致错的原因,在考前复习一遍,防止再错。二是审题。审题是大家熟悉又陌生的事。一方面,每道题做之前都需要读题;另一方面,随着大家的题量积累,也会逐渐代入刻板印象,进而在细节上栽跟头。其实,审题不清本质上是对题型的不熟悉,因而在做题时出现了想当然。破解的方法也有。其一,认真积累题型,对在审题上栽过跟头的题就要重视和牢记;其二,考场上遇到每道题时,可以读题两遍:第一遍确认大体方向,第二遍确认细节是否与曾做的题相同。边读题,边用笔画出重点。
三是如何攻坚。回想高中时的做题经历,压轴题的特点一般是数字特点的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比如对数均值不等式,又或者是新概念题,这就需要有类比推理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学弟学妹们需要自己在做题中发现和感悟上述做题要点,积累做题经验。19题虽然难,但也不至于要完全放弃,大家还是可以在训练后做出来一部分的。我认为,大家一定要控制好在19题上花费的时间,在其他基础题稳操胜券时,再考虑问鼎最后一题。
生物:专业性与逻辑性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很像文科的理科,相比化学,它的记忆量更大。很多时候,生物都会以细节填空的方式,从选修一或选修二的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挑出一些知识点来考大家一下。但是,生物实验题以其细节性与架构性,总是让大家很头疼。以下是我针对生物学科的建议:
1.仔细阅读课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笔记的习惯,我是有的。但是,在高三后期,单纯靠背笔记显然于事无补。我们在读课本时,除了复习那些画了黑线的知识点,还要把小框和边角里的知识点复习一下,以确保知识的全面性,比如细胞骨架、ATP激活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碳足迹等。
还有一些有用的补充,大家可以在学有余力或者想放松一下的情况下看看,那就是每节后面的科学家故事和引出知识点用的案例。没准就会出现在某一次的考试中。
2.合理选择刷题。生物这门课也是最容易在刷题时破防的,因为一些模拟题确实能打你个措手不及。所以,我建议大家刷高考真题。高考真题在知识点范围和出题思路更接近我们的考试逻辑,这种训练对我们后期高考答题将会更有帮助。
3.训练答题严谨度。相信很多同学在考生物时都出现了估分浮动的问题,这很正常。有的时候,过于严谨的答案有可能与标准答案一点不沾边,而模糊其词又有可能被认为是打擦边球。我在这里援引我的学长给出的做题建议:尽可能用书本原话。如果你真的能把知识点灵活运用起来,阅卷老师基本上是可以给分的。但是,知识点的合理使用是你得分的前提。所以,你应当在做题时先对题干进行仔细分析,对题目的考试范围进行划分,最后找到本题解答所需的知识点,嵌在自己的答案中。
4.攻克实验题。在大家熟练之后,实验往往超越遗传学成为最难搞的题。实验题主要难在不好构建实验思路和书写实验思路或实验过程。实验框架构建可以采用反馈法,也就是将实验的几个要素列在纸上,再用有向箭头标出作用关系。至于实验思路与实验过程的差别,就是实验思路只需要写清楚预处理、分组、控制变量、运行实验、结果分析,而实验过程则需要写清楚大致用量、实验方法、实验处理细节等。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林梅整理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