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运河遗址 品历史文化 走进运河遗址 千年运河兴衰印记 博物馆里探隋唐遗韵 点评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观运河遗址 品历史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傅军 赵健 发布日期:2025-04-03 15:39:35

本报学生记者感知千年水道

观运河遗址 品历史文化

参与学校:淮北市第七中学
学生记者:解寿垚 朱惠婷 朱乐水

□本报记者  傅  军  赵  健
  3月29日,来自淮北市第七中学的本报学生记者,在学校教师的带领下,来到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和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感受大运河的历史文化。
历史印记记录运河文化
学生记者走进柳孜运河遗址国家文化公园
 

  □本版配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傅军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