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季鸿儒:思政育人 点亮心灯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赵强 发布日期:2025-04-02 11:40:39 |
一堂真正让学生喜欢的好课,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向学生传递信念和价值,尤其对思政课而言,衡量其效果的不是试卷上的一个分数,而是学生对精神力量、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的切身感悟。 ——无为市第三中学城北校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 季鸿儒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季鸿儒专门增设了时政小课堂活动,每节课前拿出5分钟,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做个简短的新闻播报。 在讲述感恩教育时,没有单纯说教,而是精心设计了“爱的回忆”——“爱的责任”——“爱的告白”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感知和明白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作为学校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她能敏锐捕捉到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不动声色地给予学生体面的帮助,将学生从困难的泥淖中拉出来。
……
采访无为市第三中学城北校区教师季鸿儒时,这位留着披肩发、戴着框架眼镜的女教师,总是面带微笑,慢条斯理地讲述自己的课堂,那些与学生有关的一切,好的坏的,乖巧的调皮的,都是她的“心头好”,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背后都蕴含着她的良苦用心和教育智慧。“就像我经常和同事们交流时说的,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季鸿儒说。
从教20年,季鸿儒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用智慧和爱心点燃学生对思政学科的热情,用坚定信念和高尚品德引领学生成长,在每一节课上,在每一次活动中,在每一次对话里,触动学生的心灵。
脚踏实地方能直抵心灵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回首自己的三尺讲台,这样的教学理念始终渗透在季鸿儒的日常教学中。
一次,在上公开课《爱在家人间》时,季鸿儒在思忖许久后设计了“爱的回忆”——“爱的责任”——“爱的告白”三个环节。当讲到童年趣事时,学生们会开怀大笑;随后在音乐声中,学生们写下对父母的真情告白,很多学生写着写着就潸然泪下。课程最后,她布置了实践作业,如回家对父母说声“我爱你”,或者拥抱一下父母,帮助父母做一次家务等。“那次,家长和学生都反馈效果很好,学生们很受教育,父母的白发、佝偻的身影、温热的手掌,都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对亲情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季鸿儒说,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这样一堂让学生对精神力量、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有着切身感悟的教学,更能打动学生,更能走进学生心灵。
“人民教师一定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民族和国家”。身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季鸿儒牢记肩上的使命,从不敢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从教以来,她坚持在课前5分钟开展时政小课堂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做简短的新闻播报,她把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切实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家国情怀,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家庭、社会及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真正成长为负责任的公民和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课堂上,老师所传达给学生的理念不是飘在天上的教条,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季鸿儒感慨道。
用爱心点亮学生心灯
小亮(化名)是季鸿儒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因为出生时鼻子有缺陷,从小就比较自卑,成绩不理想,也交不到朋友。季鸿儒的出现就像是一道光点亮了小亮的校园生活。
“季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主动找我谈心,鼓励我融入班级,还让同学们都来和我做朋友”。小亮回忆道,一次班会课中,季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感恩母爱的视频,让他看得直掉眼泪,季老师发现并第一时间拥抱了他。渐渐地,其他同学都围上来了,大家都拥抱了他。“这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打那以后,小亮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不仅可以勇敢抬起头和同学交往,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母爱。季鸿儒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作为学校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她主动为学生们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学生们遇到亲子矛盾、学习压力、青春期困惑等都喜欢找她谈心、向她倾诉,她成了大家的“知心阿姨”。为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学生,她坚持不懈地做好每学期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规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一生一策”工作。并在全校举办与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相关的系列活动:教师方面的论文、个案、班会课评优,学生方面的“心灵之窗”广播、手抄报评比等。她还积极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季鸿儒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她也因此多次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芜湖市优秀教师”“芜湖市骨干教师”“芜湖市政治学科带头人”等。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赵强采写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