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奖台”到讲台 送上门的奥运冠军“思政课” 图片新闻 从“跑断腿”到“填张表” “铜娃学法”百校行活动启动 数字科技活化蒙学经典《千字文》 启事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6期  下一期
数字科技活化蒙学经典《千字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柴家峰 发布日期:2025-04-02 11:35:31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柴家峰
 
  本报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日前,在学子们朗朗的吟诵声中,当涂千字文数字馆正式开馆。
  “这好像一个弯腰劳作的侧影,原来最早的‘人’字是照着人劳动的样子画的。”随家长前来参观的邵钰宸驻足“汉字起源”展示互动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展板上“人”“木”“水”等字的演变图示,“我要把这些‘文字密码’带回去,让班级同学都来破译。”
  “踏入千字文数字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开启了一场与中华文化深度对话的奇妙之旅。通过5G传输、AR增强现实、全息投影、AI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千字文》的千年智慧转化为可触、可感、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马鞍山学院学生靳豪捧着《千字文》文创设计一等奖奖状,骄傲地说,“很自豪能以文创形式宣传《千字文》文化,本次创作以汉字笔画为核心视觉元素,从笔画创意的角度来设计了一系列衍生产品。”
  作为《千字文》作者周兴嗣的故里,当涂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南朝才子周兴嗣以一千个不重复汉字编纂的《千字文》,不仅是中国古代三大启蒙读物之一,更被誉为“中华文化的微型百科全书”。千字文数字馆坐落于当涂大剧院一楼,是一座“古籍活化+数字创新”的线下体验馆。馆内设有4大核心功能,12个展示互动区,以及1个现代化大剧院。该馆通过全息裸眼3D、AR互动、数字媒体3D交互等前沿技术,生动还原了《千字文》的诞生场景与历史脉络。千字文数字馆紧扣教育功能,设计分层级研学内容,针对小学生开发AR识字游戏,让“天地玄黄”跃入立体空间;为中学生打造虚拟历史剧场,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孔怀兄弟”的伦理内涵;大学生则可利用数字文献库开展跨学科研究。这一阶梯式教育模式正契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求。
  开馆仪式上,还举行了千字文数字馆研学产品发布、研学项目签约、分馆合作投资运营签约、文创设计大赛颁奖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县红领巾讲解员和学生志愿者也于开馆当天正式上岗,未来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