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探秘净水厂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世凤 朱惠惠 发布日期:2025-03-31 09:33:41 |
□黄世凤 朱惠惠 “我们平时的生活污水是怎样处理的?”“污水变成净水后又将流向哪里?”带着这些疑问,为引导学生树立节水意识,养成珍惜水资源的良好习惯,3月19日,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来自合肥市四河小学的30名学生记者代表走进合肥市清溪净水厂,了解污水处理的相关流程,分享节水环保心得,学习污水处理新技术,争当节水宣传小使者。
小水滴历险记
活动当天,学生记者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休闲公园,健身器材、篮球场等一应俱全,一些市民正在此处健身。正在学生记者纳闷这净水厂究竟在哪里时,工作人员张源叔叔向大家介绍道:“没错,这里地上是公园,而净水厂就在地下,清溪净水厂是全省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项目,具有占地面积小、环境效益好,地上可作为公共资源的特点。经处理后的水排放南淝河,为南淝河流域环境治理作出巨大贡献……”听到这,学生记者不禁竖起大拇指。
“下雨了,小水滴出发了”“下水道可是城市的良心”“水中还有卫生纸,小朋友们要做到日常垃圾分类”……学生记者一行来到了会议室,观看了环保科普动漫知识宣传片《小水滴历险记》,宣传片生动直观地介绍了“脏水滴”是如何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变成再生水的水源,有趣又形象的动漫故事让学生记者们看得十分投入。
之后,张叔叔又向学生记者们详细地介绍了污水变清水的整个过程,学生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不少学生记者还向张叔叔提出疑问,张叔叔一一耐心地为大家解答。“原来污水处理这么神奇,以后一定要更加珍惜每一滴水。”学生记者纷纷表示。
污水变清流
紧接着,学生记者一行来到了净水厂的中控室。在中控室,学生记者们通过大屏幕数据系统,清晰地看到了地埋式污水处理的各项环节运行情况,从污水的收集、预处理,到生物处理、深度净化,再到最终达标排放,每一步都让学生记者惊叹不已。
为让学生记者直观了解地埋式的污水处理的各项环节,张叔叔带领大家进入处理车间,在这里,他们亲眼见证了污水从浑浊到清澈的神奇变化。经过一系列的设备处理,当看见浑浊的生活污水最后变成清澈干净的水排入南淝河,学生记者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环保的意义。还有学生记者感叹道:“从污水变成清水真是太不容易了。今后,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惜水护水,爱惜保护身边的环境。”
水科学魅力
参观完处理车间,来自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水科学实验。通过简易净水器制作、水的净化对比实验等互动环节,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水资源的珍惜。
本次探访净水厂的活动虽圆满结束,但节水、护水的行动永不止步。活动最后,红领巾讲解员陈宛怡和李雅萱分别上台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节水心得和体会。她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再一次呼吁大家珍惜水资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庐阳区关工委秘书长 任 琨:活动构建了沉浸式科普课堂,将专业讲解、实地观摩与趣味实验有机结合,学生们不仅直观了解了污水处理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流程,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了现代科技对生态保护的价值。这种“做中学”的教育方式,将环保理念具体为切身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合肥市四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胡旭东:活动是学校思政教育创新的一次积极尝试,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知识,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思政+”模式探索,不断拓展思政教育边界,培养更多兼具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有力支撑。
观看宣传片
聆听讲解
学生记者在中控室
学生记者在地下处理车间
![]() 水科学实验
目睹污水变清水
红领巾讲解员上台分享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