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第二中学:以笔为媒书写青春记忆 生命长河中的璀璨星光 珍惜友情 感恩相遇 友谊如光照亮你我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且惜今朝共烛光
06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5期  下一期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且惜今朝共烛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姜梓淇 发布日期:2025-03-31 10:50:56

□高一(8)班  姜梓淇

   辅导教师  贾成福
 
  人类文明的长卷中,最动人的篇章往往由两双手共同书写。伯牙绝弦的琴音、管仲和鲍叔牙的肝胆相照、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辉映,那些穿透时空的友谊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真正的知音不是偶然相遇的浪花,而是心灵同频激起的永恒潮汐。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当珍重。《列子》中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将“知音”二字刻入华夏文明的基因,当伯牙在汉阳江口奏唱高山流水,唯有子期能辨出琴中巍峨与浩荡;子期逝世后,伯牙破琴绝弦的果断和决心,非为标榜深情,而是对“知我者”消逝的痛彻体会。这则寓言穿越千年仍在叩问世人:与其在失去后悲叹“春风不度玉门关”,何不在相遇时多一分倾听?正如陶渊明所言“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珍惜当下的每一次共鸣,方能让友谊如古琴余韵,历久弥新。  
  管鲍之交,真诚相待即永恒。春秋烽烟中,管仲与鲍叔牙的情谊为“信任”写下最炽热的注脚。管仲三战皆逃,鲍叔牙知其有老母需奉养;管仲辅佐公子纠败亡,鲍叔牙力荐其任齐国宰相。面对世人非议,鲍叔牙只道:“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这种超越得失的理解恰如《论语》所言“君子成人之美”。当管仲病榻前阻止齐桓公任用鲍叔牙时,看似矛盾的抉择里,藏着对挚友最深的护佑——不愿其卷入政坛漩涡。古人的智慧启示我们:友谊的珍贵不在锦上添花,而在雪中送炭。
  真理之路,并肩而行见赤诚。19世纪的欧洲风雨如晦,马克思与恩格斯用40年光阴诠释了何为“思想的同路人”。当恩格斯将曼彻斯特纺织厂的收入寄给流亡的马克思时,当两人在伦敦咖啡馆为《共产党宣言》字斟句酌时,马克思那句“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恩格斯甘当“第二提琴手”,耗费10年整理《资本论》遗稿,甚至在马克思逝世后仍坚持:“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般毫无保留的扶持是真正的友谊,是共同奔赴理想的星辰大海。
  从古至今,人们始终在追寻着“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精神共鸣。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飞鸽传书的漫长等待,但那些教室中交谈甚欢的时刻,困境中默默递来的纸巾,难过时深沉的拥抱,何尝不是当代的“高山流水”?
  站在青春的门槛上回望,方知“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的深意。真正的友谊从不在朋友圈的点赞中生长,而是在共同看过的晨曦暮色里沉淀,让我们以史为镜,既然知道伯牙绝弦的痛彻,便应该珍惜此刻与你共撑一把伞的人;既然懂得管鲍之交的纯粹,便应该感谢那个看透你脆弱仍愿并肩而行的人。我们仍需铭记今日共度的平凡时光,终将在回忆中化作照亮前路的繁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