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依托大单元教学优化作业设计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思考
8版:教育家精神知与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3期  下一期
浅谈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任慧琴 发布日期:2025-03-26 16:10:34

□马鞍山市东苑小学  任慧琴

  在这个数字时代,手机与电脑的普及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节奏,更成为了推动教育革新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在农村教育领域,面对诸多限制导致的相对滞后的现状,信息化的春风无疑将为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兼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我深感学校、教师与家长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化手段能促进辅导员、科任教师与家长共享学生信息,及时沟通,提升教育成效。尤其在农村,信息化手段不可或缺,常能事半功倍。以下从三方面阐述信息化手段参与班级管理对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篇
  农村孩子们的世界,往往因学前教育的缺失、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父母陪伴的稀缺而略显苍白。然而,正是这种稀缺,让他们对信息化教学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曾在农村小学执教,我深知信息化手段对学生们的重要性。记得有一次,我将班规巧妙地融入儿歌之中,配以欢快的旋律,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给学生们。那一刻,他们的眼眸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班级群里,我经常分享一些关于行为规范的小视频,课余时间,教室里回荡着学生们关于规则与礼仪的讨论声。渐渐地,他们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悄然蜕变,变得更加自律和文明。
  在主题教育与班队会上,多媒体更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魔法棒。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动画,我带领队员们穿越时空,深入了解国旗背后的庄严与荣耀。每一次的主题活动,队员们都全神贯注,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着祖国的伟大与辉煌。信息化手段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信息化手段的引入,不仅弥补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更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让我们共同努力,用信息化之光照亮每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二、家长篇
  信息化如破晓的曙光,穿透了地理与生活的阻碍,照亮了农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无形鸿沟。无数家长为生计远赴他乡,祖辈们承担起养育重任,但溺爱往往让孩子忽视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搭建家校沟通桥梁的责任。在村小任职期间,我通过QQ、微信等工具,与家长紧密相连。创建的家长群成为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温馨港湾,定期发布作业和分享在校点滴,让远在他乡的家长实时了解孩子动态。针对部分家长忽视沟通的问题,我通过电话访谈耐心倾听,引导他们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信任桥梁。
  经过一学期,家校沟通畅通无阻,爱与关怀跨越千山万水,将每个幼小心灵紧密相连。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伙伴,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共同见证孩子的进步。这一切得益于信息化的力量,它跨越地理界限,让爱与关怀无缝传递。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心灵触碰与情感共鸣,家校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让我们携手共进,用信息化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之路。
  三、辅导员与学校、科任教师篇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手段如雪中送炭,悄然融入工作领域,构建起学校与辅导员之间的快速响应桥梁。紧急通知和重要决策不再耗时耗力,只需轻点,消息便迅速传达,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而信息化手段对于我和科任教师之间的联系来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能够即时沟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他们像在大海中前行,而我和科任教师就像是并肩作战的水手,信息化手段就是我们手中那坚固的船桨。我们借助这个工具,迅速地共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信息,然后齐心协力,共同寻找应对这些挑战的最佳方案。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我们对学生深深的关爱与期待,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守护下,顺利地驶向成长的彼岸,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特别指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农村学校的教育和班级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往往事半功倍。既能让班级管理更轻松、有效,也能将在外务工的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拉得更近,让他们不置身事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应用信息化手段参与农村教育,并思考如何能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村教育服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