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智慧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情境创设
7版:教育家精神知与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3期  下一期
“双减”背景下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岚 发布日期:2025-03-26 16:15:38

——以优化小学语文作业为例

□阜阳市阜纺小学  马  岚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实施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落实和跟踪督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双减”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给小学生家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家长们担心作业减少和校外培训取消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担心课后服务的质量,甚至担心未来的升学竞争。阜阳市202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FJK24098)旨在探索双减的成效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本文主要介绍通过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来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的探索。
  一、当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目光短浅,注重应试
  长期以来受“应试”思想深远影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出现了一些短视现象。有相当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关注提高语文应试分数,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业设计往往为巩固和提升理论基础,而持续性增加任务量,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实效,加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种短视现象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一致,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作业设计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题海战术”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固化模式既没有重视作业的品质,又存在“知识异化”现象,难以做到“温故而知新”。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与日常生活没有密切关系,仅仅根据课本上的规定来安排,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任务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学生感到作业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三)忽视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
  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作业内容单一,形式僵化,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缺乏主动性,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不求质量,只求完成。这种心态和行为支撑下的作业完成情况,影响了作业的质量,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
  (一)优化作业设计思路,突出思维扩展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注重思维扩展,避免机械化、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控制任务的总数量和完成时间,确保作业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通过情景式、探究式题型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综合素养,尤其是实践能力。这种作业设计既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甄选资料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展示能力,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各类文体的认识,还拉近了亲子关系。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关注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更具趣味性、新颖性和时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开放型语文作业,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进而通过自主探究深入理解作业的训练要点。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尤为重要。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互动平台APP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家长的疑虑和焦虑;学校组织课后延时服务和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则通过陪伴孩子完成作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成效
  (一)实施效果
  通过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学生的作业负担明显减轻,作业质量得到提升。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兴趣和动力显著增强;优化作业设计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培养了合作探究、搜集资料、甄选资料、表达展示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知逐渐深入,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不够到位,作业设计仍然存在一定的机械化和重复性。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知存在偏差,仍然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排名,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导向和机制,避免过分依赖分数和排名来评价学生的优劣。
  备注:本文系阜阳市202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FJK24098。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