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中函数思想的渗透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秀丽 发布日期:2025-03-26 16:20:22 |
□泗县雪枫小学 孙秀丽 从小学低年级数学到高年级数学,再到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经历了从算术到方程再到函数的变化过程。算术研究的是具体的确定的数的运算,方程研究的是确定的数与未知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函数研究的则是变化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初始教学阶段中,我常常感到很疑惑。上课刚开始讲解时,学生就觉得懂了,做作业却经常错得不可思议。而当你刚一点出他的错误时,很多学生突然又“恍然大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真的只是有些学生所说的“没有看清楚题目”那么简单吗?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函数的变化思想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释过程中有条理地阐明理由呢?通过同学们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没有弄明白“变化的量”的意思
同学们已经习惯了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主要关注的是通过设未知数,找出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从而把问题求解出来。而函数思想更加关注的是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函数模型,并研究函数的一些性质来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这一思想是体现在一种变化的过程中的。
例如一次考试中的判断题:9×5=45(一定),所以9和5成反比例。很多学生都判断是对的,甚至一些优秀的学生也犯错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45是一定的,而忽略了9和5是两个固定的数,并不是两个变化的量。这是一道算术题,并不是在变化的过程中。
二、 没有弄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刚开始学习本章知识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什么比例?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来成反比例。然而当题目变成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什么比例时,很多学生就判断不出来了。我刚开始感到很奇怪,不都是一样的数学模型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呢?通过让出错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才了解到,底乘高直接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来底和高这两个变量之间是乘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关系。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部分学生就开始犯糊涂了,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底×高)÷面积=2,2是定值,错误地判断成正比例关系了。这里面问题还在于,学生没有看清题目到底问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题中面积已经一定,不应再看成一个变量。类似的题目还有,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容易判断。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较难判断。
三、没有抓住定值这一关键词
在学习正比例的第二课时时,当时组织学生讨论: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你是如何思考的?学生出现了很多的想法,有的判断成正比例,理由很充分,也有的判断不成正比例,理由也很充足。现在将学生典型的想法记录如下:
生1:成正比例关系,理由是半径越大,面积就越大。师:看起来的确如此。生2:(反驳),他们的比值不一定,所以不成正比例关系。生3:成正比例,因为圆的面积除以半径总是等于圆周率乘半径,如12.56÷2=6.28=3.14×2,28.26÷3=9.42=3.14×3。生4:不成正比例,因为半径是1,面积是3.14,比值是3.14,半径是2,面积是12.56,比值是6.28,半径是3,面积是28.26,比值是9.42。它们的比值是不同的。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指出,生1的错误之处在于判断圆的面积与半径是否成正比例,不能仅仅看半径越大,面积越大,这一点只能说明面积和半径是相关联的量。生3的错误之处在于仅从公式上看,面积除以半径等于圆周率乘半径,形式固定就算了,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半径是个变量,变量乘圆周率仍然是变量。
这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类似的还有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是否成正比例。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与前面的例子进行类比,从而培养学生有序、有理、有据地思考数学的能力。
通过渗透函数的思想,可以让学生了解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且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活中不一定用到函数,但是变量的思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通过函数思想的渗透,让变量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进而指导学习与生活,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追求。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