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巢引“金凤凰”
07版:高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3期  下一期
“杏花村”巢引“金凤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璐 袁梦成 发布日期:2025-03-26 10:36:50

池州学院创新人才招引工作机制

“杏花村”巢引“金凤凰”
□本报见习记者  陈 璐
   通 讯 员  袁梦成
  2023年,池州学院签约入职博士20名;2024年,池州学院签约入职博士72名,其中90%以上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池州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引进配套保障,在竞争激烈的高质量人才市场,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突围”。
面试会现场

即招即录表诚意
  “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科研成果”“你对我校人才引进政策还有什么疑问吗”……3月17日上午,在东南大学附近一家酒店,近30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博士排起了“长龙”,参加池州学院的人才招聘面试。他们16日下午在本校招聘会现场投递了简历,第二天上午就受邀来到了面试现场。
  “我们举办完招聘会后,就联系各二级学院的领导、教师在酒店进行线上面试,一周时间就出考核结果,发放offer”。池州学院人事处人事科科长李琼告诉记者,过去,池州学院在招聘会后,会发放简历至各二级学院,由学院自行面试考核。这次,他们将面试现场“搬”到了校门口,将面试官拉到“博士堆”,大幅缩短招聘流程,提高招聘效率。
  “面试专家非常专业,他们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也让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新的思考。”现场一位应聘博士表示,“通过与专家交流,我感受到了池州学院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也更加期待能够加入到这个大家庭。”
  2024年以来,池州学院积极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学校不仅借助“学术桥”等十余家专业人力资源机构推广招聘政策,还积极组织参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线下博士专场招聘会,累计接收了1700余份简历,成功入职博士87名,还有数十位待入职。仅3月16日当天,就收到了近百份博士简历,并经面试考核暂时确定了25名意向人才。
  “这份临时协议诚意满满,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也基本解决了我所有的‘后顾之忧’,所以我考虑了一会儿就确定好了就业意向”。段博士是日本一所大学基础理工学专业2025届博士生,将于3月底与池州学院签订临时协议。据李琼介绍,只要在3月签署临时协议,在7月正式拿到毕业证入职之前,每个月都可以领取5000元补贴,还可以提前加入学院研究团队,尽快接触、熟悉学术项目。
  “越早签署临时协议,每月发放的补贴就越多,每个月发放50%,在正式入职后一次性发放剩余部分,如果意向人才有别的选择,已经发放的部分也不用退回。”李琼表示,池州学院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人才政策导向,紧密结合本市产业发展需求与学校学科建设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最高可达60万元年薪待遇、最高可达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引进的博士办理省属高校事业编制,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校内两室一厅免费住宿,协调解决子女入校、配偶工作等。
  “我们的人才政策也在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一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做了两次调整”。李琼介绍,2024年10月,池州学院调整薪资结构为“年薪制”,今年春招以来又优化了面试方式,后续将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工作机制。

人才宝典暖心扉
  今年春节期间,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陈卓维遇到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为联系、引进各类博士人才时,她在假期多次与意向人才进行线上电话沟通,解答疑问,回应需求,结果被误标记为“诈骗电话”禁号。
  “我校近年来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对人才求贤若渴,我们学院在科研人才引进方面也在加把劲、冲冲刺”。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于2024年1月正式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班,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组成,陈卓维是这一工作小组中的“主力军”。
  在博士引进工作开展阶段,陈卓维平均每周都要联系十几名博士,组织一场博士面试。对收到的大量博士简历进行细致分类,从接收简历、筛选简历,到联系博士、组织博士面试,都用心组织,为引进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自2024年1月起,池州学院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学校人才招聘工作的总体部署,分别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建立了11个招聘团队,并指定专人梳理本学院人才招聘问题,对接学校人事处,搭建起“学院”与学校间高效沟通的“桥梁”。
  “今年拿到了学校统一制定的人才招聘工作的‘宝典’,不用再一次又一次地打电话询问了,有什么问题翻翻这本‘宝典’,一目了然”。在池州学院前不久召开的人才引进工作会上,商学院教师孙晴为人事处“点赞”。她口中的“宝典”是去年10月学校制定的《池州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指南》和《池州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流程图》。为确保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池州学院组建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人员交流群,各二级学院安排专人负责引才工作,并定期开展交流和培训;通过统一规范,明确了考核程序、引进流程、目标任务等内容,减少了校院两级政策执行标准不一、工作人员不熟悉流程等问题。
  “怎么给引进博士安置家属”“博士要解决子女入学,什么时候申请,哪些学校是可以选”……各类常见问题,翻翻“宝典”即可获得答案。在“宝典”上翻不到的答案,也可以在线上得到回应。
  人事处还成立了人才招聘工作“三人组”,实现“博士上会——人才联络——合同审核”处理机制。“我们有一位同事负责对接学院交流群,包括解答招引政策、接收学院上报材料。只要收到二级学院上报材料,他会在第一时间审核并筹备上会审议,并转由另一位同事对接联络博士,负责签约事项,最后一位同事进行材料审核,把好最后一道关口。”负责池州学院2024人才招引工作的吴章交说。
  自优化各类人才招聘工作机制以来,池州学院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显著。以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截至目前,该院已成功面试60余位博士,报到入职21名优秀博士人才。10余名新入职博士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并已全面参与学院科研项目、学科建设、校企合作等各项工作。

导师帮扶助成长
  “老师,咱们学校最新的人才招引政策可以发我一份吗”“老师,我们学校政策太好了,我联系了以前项目组的同事,他也有意愿加入我们学校”……侯剑锋是地理与规划学院去年引进的博士人才,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入职一年来,他不仅融入了学院各项建设工作,还成功邀请了两位博士来池工作,并将于2025年4月签约入职。
  吴章交告诉记者,池州学院不仅为新入职博士提供了丰厚的人才待遇,也制定了全面的培养支持计划,涵盖教学能力提升、科研项目扶持等多个方面。2024年,学校共有申请进修人员28名,其中12人申请访学,14人申请攻读博士学位,2人申请博士后进修;2024年15名在职读博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53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我们采用‘导师制’帮助新入职员工更快适应各项工作,与企业建立应用型师资培训基地,选派教师参加交流、培训和企业实践,助推应用型教育教学能力快步提升。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与当地企业对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吴章交介绍道。
  池州学院人事处处长陈建兵表示,未来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及省委、市委人才工作部署,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度聚焦“人才兴市”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全方位为城市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强劲动力。

池州学院2024年新入职教师到家风文化馆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