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马鞍山”解锁教育新场景 在“行走的课堂”中快乐学习 以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赋能研学旅游 活化本地资源 沉浸式打造研学实践 在文明之源播种未来种子 以研学为舟 载学子成长 在研学中做好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衔接 在行走中感受长江文化的生生不息
02版:教育大家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3期  下一期
在研学中做好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衔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英瑜 发布日期:2025-03-26 10:36:01

□马鞍山市秀山第一小学校长  丁英瑜

  2024年以来,马鞍山市秀山第一小学着力打造研学行走课程、文明礼仪课程、志愿服务课程、家长课程等综合性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增加见闻,陶冶情操,让课程看见学生,让学生看见成长。在春季和秋季的两次研学活动中,学校围绕“游名迹、长见识、知市情、爱家乡”的主题,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拓宽视野,厚植对家乡的热爱,为学生的成长之路增添绚丽的色彩。
  研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坚持主题突出、系列开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设计了主题鲜明的系列研学活动,如低年级趣味感知家乡魅力,中年级深入探究家乡文化,高年级厚植热爱传承文化等。 
  课程融合,协同育人。我校将研学活动与校内课程紧密结合,在研学中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研学结束后,通过完成调查报告,撰写游记、绘制手抄报、开展主题演讲等方式,将研学成果转化为课程作业,实现知行合一。
  多方联动,资源整合。我校积极与马鞍山市各类教育资源合作,包括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遗址、生态园区等,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研学场所。同时,加强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研学活动的策划、组织与指导,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研学活动,我校引领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提升、情感与价值观塑造、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等育人成果;并在研学过程中强化安全管理、拓宽资源整合,不断加强教育与实践的衔接。下一步,我校将继续深入挖掘马鞍山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拓展研学课程、优化研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研学体验,全面助力学生成长,点亮学生多彩童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