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以研学为舟 载学子成长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鹏林 发布日期:2025-03-26 10:35:35 |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政教处副主任 王鹏林 在濮塘山麓,身着马鞍山市红星中学校服的少年们用脚步丈量历史。自2015年起,我校以“教育即生长”为核心理念,构建“行走的课堂”育人体系。历经9载,16次研学实践,8000余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认知与精神成长,2018年入选全国德育典型案例。
主题引领,构建课程体系。学校突破传统春游模式,搭建“三纵四维”主题架构。纵向贯穿高中三年,横向涵盖文化寻根、科技探秘、励志修身、国际理解四大主题。高一年级围绕“文化解码”,深入徽州古村落,让课本知识具象化;高二年级开展“未来创想”,在鄱阳湖湿地开展环保实践 ,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
课程嫁接,知行深度融合。每项研学都经严谨课程化设计,如“京杭大运河文化寻踪”,历史组开发前置课程,学生实地测绘、采集样本、访谈传承人,最终形成37篇研学报告。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让运河成为理解中华文明演进的立体坐标。
创新机制,破解育人困境。针对千人级研学组织难题,学校首创“三维保障”机制。招标引入“大众评审团”量化评估旅行社方案;安全管理实行“网格化双导师制”,每10名学生配备学科教师和安全员各1名;评价采用“成长画像”数字平台,生成个性化发展建议书,创新举措让研学落到实处。
精神成长,厚植家国情怀。在白鹿洞书院拓印诗碑、在鲁迅故居演绎经典,文化传承有了温度。学生在研学中深度认知,用脚步写就考察报告,更是青春与时代的对话。
九年来,我校研学地图不断延展,始终坚守初心,让教育发生在山水间,让成长源于真实体验。未来,我校将继续以研学为舟,载着学子驶向更广阔的人生海洋。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