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马鞍山”解锁教育新场景 在“行走的课堂”中快乐学习 以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赋能研学旅游 活化本地资源 沉浸式打造研学实践 在文明之源播种未来种子 以研学为舟 载学子成长 在研学中做好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衔接 在行走中感受长江文化的生生不息
02版:教育大家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3期  下一期
在文明之源播种未来种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萍 发布日期:2025-03-26 10:35:13

□凌家滩考古研学小镇总经理  张  萍

  行走在凌家滩遗址,脚下是5800年前先民们治玉生活的土地,眼前是孩子们研学问源的身影,我内心深处总会涌现一份悸动。这一刻,传承仿佛不再是抽象的词汇。
  凌家滩遗址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中国史前三大治玉中心之一,是中华文明探源必到一站。凌家滩考古研学小镇,于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旁建设而成,集研学、旅游、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致力让全龄研学对象可以通过美好旅程,沉浸式感受凌家滩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在探寻何以中国、何以文明的情感共振中增强文化自信,启迪未来方向。
  小镇自2024年4月试运营,组织举办了多场研学活动,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2000多名学生,收获了众多师生与家长的喜爱与肯定。不过,在运营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如何让沉睡的文明真正“活”起来,成为滋养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文化源泉?
  为了打破参观式研学“单向输出”的局限,小镇创新互动式研学方式,通过主题课堂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增强代入感,让文化理解简易化、通俗化、趣味化。同时,在不断提升自有师资力量和研学课程之外,小镇与国内知名研学机构携手,合作研发《小小考古家》《古代时间的智慧》《四时田园》等近20个精品课程,融合考古、天文、自然等多学科,让学生更立体、更全面地感知文明,促进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创新思维。
  未来,我们将以继续深挖凌家滩文化资源,增加实景演艺、文创潮玩、数智体验等内容,丰富课程体系与体验形式,讲述关于文明、关于成长的故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