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马鞍山”解锁教育新场景 在“行走的课堂”中快乐学习 以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赋能研学旅游 活化本地资源 沉浸式打造研学实践 在文明之源播种未来种子 以研学为舟 载学子成长 在研学中做好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衔接 在行走中感受长江文化的生生不息
02版:教育大家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3期  下一期
以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赋能研学旅游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运 发布日期:2025-03-26 10:34:25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负责人  张  运

  马鞍山市虽然是一座因钢而生的工业城市,但秀丽的山水却荡漾着文人雅士的风骚。尤其是进入“一江两岸”时代之后,文化和历史的拓展延伸,给我们这座城市的“课本”提供了更大的“阅读量”,继而生成丰富多彩的研学旅游教育资源,为我们建设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省作为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首批试点省份,积极探索校企、校地合作新模式,推动“一市一品”特色研学主题,让省内各地各美其美,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学品牌。近年来,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对马鞍山提出的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发展定位,努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段)样板,发展长江文化、钢铁“智”造、文明探源、李白诗歌等特色研学旅游,亟待提升有关研学旅游基地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水平,为全省、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探索新路。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省、市文旅部门密切配合,谋求研学旅游产业新品牌,打造研学旅游指导人才基地。我校自2023年招收第一届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牵头编写《研学马鞍山》读本,协助文旅行业不断丰富研学产品,培养研学实用人才,至今已承办两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学旅行”赛项,获一等奖三项,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研学旅游指导师服务质量要求与评价》起草单位。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安徽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专家组工作。我们将带着旅游和教育行业深度融合的期望,身处安徽,一马当先,深入研究谋发展,设计更多课程;面向周边,聚山纳川,围绕教育话旅行,培养研学人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