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带盐人”
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2期  下一期
植物“带盐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5-03-24 15:53:51

世界真奇妙

  人们常吃的蔬果有甜的、酸的、苦的、辣的,却少有咸的。植物通常需要额外加入食盐才有咸味,不过,有些植物却不必加盐,它们自己“带盐”。

“重口味”的盐生植物
  植物生长时会从土壤里吸收无机盐,可一旦土壤盐分过高,许多植物就无法生存。盐碱地就是高盐分的土地,通常代表着贫瘠。然而,一些植物很“重口”,专挑在盐碱地里生长,被称为“盐生植物”。
  海蓬子、碱蓬、野榆钱菠菜等就是盐生植物,它们能吸收盐碱地中的盐分,储存在体内,因此植株含盐量很高。摘下它们的叶子放在嘴里细嚼,人们能尝到咸涩的味道。

  盐生植物吃掉了土壤中的盐,人们再摘除它们的茎叶部分,盐碱地中的盐分就能慢慢降低。在中国新疆、宁夏等地,科研人员就是通过种植盐生植物,将一些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逐步改良成正常的耕地。
 
海蓬子
碱蓬
野榆钱菠菜

结出咸果子的盐麸木
  在中国古代,盐曾经非常珍贵,售价不低,买不起盐的一些贫困人家会从一种名为盐麸(fū)木的树上获得廉价的盐。
  盐麸木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将其以盐水的形式分泌出来,待水分蒸发,盐分附着于树体上,因此得名。盐麸木的树皮、树叶和花瓣都能析出盐霜,只是数量少且不易收集。其果实形似葡萄,个头比葡萄小很多,一串串地生长,表面会析出较多盐霜,人们会采摘盐麸木的果实,熬煮后晒干制盐。
  不过,盐麸木析出的盐霜主要成分是苹果酸钙,虽然同样能产生咸味,但其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因此无法真正地代替食盐。
  盐麸木果实外有一层盐霜

长满了盐泡的冰草
  冰草,也称冰叶日中花,是一类盐碱植物,因其表面密密麻麻覆盖了一层冰晶状的小突起而得名。其实,这些小突起并非冰渣,也不是露珠,而是在冰草叶面和茎上生长的泡状细胞。当冰草生长的土壤中盐分较高时,植株就会将自身吸收的多余盐分释放到泡状细胞中,避免因植株内盐分过高而影响茎叶正常生长。

  人工种植冰草的过程中,人们有时也会特意减少浇水或浇上一定浓度的盐水,让泡状细胞积累更多盐分,使其形成独特的风味。冰草的口感也很独特,无需复杂的烹饪手法,只需简单凉拌便可食用,口感细嫩多汁,给人一种别样的味觉体验。
 
冰草

健康不减味的植物盐
  食盐主要来自大海、盐湖等,由富含盐分的水经过晾晒、提纯等工序制成。现代人提倡“减盐”饮食,因为若人们过多地摄入食盐中的钠,会对肾脏造成负担,还可能引发高血压等疾病,但还是有许多人无法抗拒咸味的诱惑。
  于是,研究人员尝试研发植物盐——由含盐量高的盐生植物加工制成的盐。不同于食盐中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植物盐中钠含量较低,而钾、钙、镁等矿物元素含量丰富,既能满足人们对于“低钠”的需求,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未来,植物盐或许能让人们在享受重口味食物的同时保持健康。

研发植物盐
  (本文来源于大科技微信公众号,有删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