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青年返乡创业正当时 徐永祥:在乡土上筑兴农梦 王亚楠:养好每头牛 “青”力点燃返乡创业激情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3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31期  下一期
徐永祥:在乡土上筑兴农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徐 发布日期:2025-03-20 19:29:14

  连绵的绿色覆盖了3月的谯城大地,一株株小麦正在茁壮成长。

  “今年,一些农户的小麦出现了黄边现象,但使用我公司麦种的农户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一见到记者,徐永祥就自豪地分享了这一消息。他称,公司提供的小麦种子颗粒饱满,符合国家标准,是优质强筋麦,种子高产抗病,磨出的面粉白净、营养、健康。
  作为安徽兴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梦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徐永祥与小麦良种打交道已有十余年。他在农业领域深耕细作,成功打造了种粮面一体化模式。徐永祥从源头着手,在小麦种植端推行标准化流程,有效解决了粮食安全生产难题,实现了优质良种培育的初衷与抱负,公司旗下拥有“中良麦”等多个知名良种品牌。
  但一路走来并非都是坦途,徐永祥称,以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天灾无法应对,“2011年谯城大旱,地下井缺水,抽水机械又跟不上,导致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损失惨重”。
  前些年谯城也会遇水灾,地里的庄稼就有被淹的危险,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干农业,免不了要接受自然灾害和暴风雨的洗礼,保持平和的心态,不逃避、不抱怨至关重要。干旱时就灌溉,水涝时就排水。”徐永祥说。
  在徐永祥看来,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付出与回报不一定完全成正比,但多一分努力肯定就会多一分收获。“粮食丰收的喜悦是实实在在的,多拔一根草,多施一份肥,多尽一份心,庄稼的长势和收成就会有所不同”。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状态,兴梦公司实现了麦田智能化升级,并为土地购买了保险,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021年至2022年,兴梦公司、种子服务公司、科技公司相继成立,徐永祥的小麦产业链得以不断延伸,从种子生产和配送,到种植端和加工端,从种子到小麦再到面粉,形成了一种一粮的生产模式,公司按照种子的标准去种植粮食。“如果当年种子卖不完,按照商品粮去处理就会有损失,因此我们开发了石磨面粉,从而消化了种子库存,增加了二次收入”。
  如今,徐永祥管理着3000亩承包地和7000亩合作基地,兴梦公司还为合作农户提供示范服务,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原料,承担产前的农资配套,产中的机械服务和产后的收购。公司有20多名员工,用工高峰期可以达到上百人。
  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标准化,徐永祥在自有农场和合作农场上实现了诸多统一,统一供种、供肥、田管、回收、加工等。他还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常态化规避了一些诸如穗发芽等意外天气变故带来的灾害。他规范生产过程、加工流程,库存保管都要有标准。“我们指导农户和经销商如何正确存放种子,防止霉变,每年七八月避开雨季,等到九月再销售,农民买回去就能播种”。
  在小麦耕种上,作为新式农民的徐永祥实现了两项创新:一是宽幅种肥同播,二是采用动力驱动耙整地。“与传统拖拉机耙地相比,驱动耙不破坏土壤结构层,它原地旋转,不会将土壤中的秸秆等杂物带出,从而能将土地整得更压实。这使土壤达到上虚下实,确保冬季保水率,可降低水和肥料流失,能做到有效防冻,降低冬日的寒风和雨水冰雪对小麦造成的冻害,同时做到耐干旱”。
  驱动耙是徐永祥结合种地经验设想出来的,种地农户和生产机械的厂家并不能完全匹配,农机和农技推广需要协同进行。“我通过多方打听,最后找到合适的农机厂家,让他们按照我的要求生产出驱动耙来。”他说。
  目前,兴梦公司每年的小麦种子外销数量已达到250万千克,而精品面粉的销量约为25万千克。“我们致力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加产量,并致力于提高品牌效益”。
  在记者采访之际,恰逢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强调“深入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工程,加速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多种粮、种好粮”。这让徐永祥感到非常振奋,也对兴梦公司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